人从众:既然说科举内容对后世来说,是一种落后。可我们依旧要去考,科举真的便一无是处吗?
“当然不是。”
赵一清连忙开口,“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科举怎么没用了,如果没用,从古至今,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考科举。
正是有了科举制,古代才会进入稳定期。
通过考试来选拔,不管你原来出身是什么。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大家更要知道,一千多年,只有六百多个状元郎。
虽然后期科举制度变得僵化,四书五经,八股文,禁锢人们的思想。
但不得不承认,还是涌出大量的聪明人才。
状元榜单上,唐朝的陈子昂、贺知章、张九龄,宋代的章衡、吕蒙正、文天祥,明朝杨慎,都是其中的翘楚。
就是你们过于注重四书五经。
把科技视为淫工巧计。
特别清朝时期异族统治,自卑心理盈满他们全身。
根本不敢重用汉人。
闭关锁国,一步又一步落后。
其实明朝时期科技很发达,像红衣大炮,还有朱棣的神器营,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科技研发人才。
总得来说,科举有用。
有大用。”
赵一清说了这么一长溜,口渴的厉害,端起茶杯,赶紧润润嗓子。
不过当她看到接下来的视频时,眼前一亮,声音都带着兴奋,“我给大家介绍千年龙虎榜吧!
这个榜单今年太出名了。”
千年龙虎榜?
每个人身体坐直,他们倒要看看有多出名。
在没有科举的时代,平民寒士们心中充满各种期待。
“参加考试的考生有苏轼、苏辙,这二位相比大家都不陌生。
谁没读过苏轼的词呢!
张载,没错,就是写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的张载。
还有程颐程颢兄弟,这二位也是程朱理学的创始人。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布,北宋中期宰相。
吕惠卿,吕大钧,章淳,王韶。
主考官则是大文豪欧阳修,副考官是宋诗开
;山鼻祖梅尧臣。”
她在口中轻轻介绍道:“那你猜状元会是其中的哪位?”
知晓答案的朝代不发一言。
只是沉默地看着天幕上各朝的弹幕。
而前面的朝代,则是兴冲冲地猜测起上面诸位的名字。
有人喜欢苏轼,有人喜欢欧阳修。
但更多人,在看到那横渠四句后,全都把张载的姓名投在弹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