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派出去的心腹回来了,在雍正帝的耳边汇报,确实如马齐所说,地窖与院子里堆满了土豆和红薯,据庄子上管事所说,挖上来的土豆和红薯不到一半,而且他们还去地里亲自挖开看了的,一株土豆和红薯最少也有三四十斤,而且都是比巴掌大的果实。
雍正帝:“哈哈哈,好!天佑我大清!这可是大功一件,马齐,富察家,很好!”
“众位爱卿,可要随朕一同去看看这土豆和红薯?”
众卿:“奴才臣,定当跟随!”
雍正帝:“马齐,带路吧。”
马齐:“是,奴才遵旨!”
很快銮驾抵达东郊,雍正帝下车后直奔地里,亲眼看着在挖土豆和红薯的农户,挖出来的果实果真有手掌那样大,甚至更大的也有。
雍正帝看着眼前的这几亩土地,不禁想到。
当年夺嫡激烈时,他也曾通过“种地”来表现自己无心争斗、醉心农事的姿态,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韬光养晦的策略?
他在圆明园种地,也亲自参与劳作,一方面是为了向皇阿玛表忠心,显示自己不贪恋权力、专注民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开八爷党等势力的锋芒,这种“藏拙”的方式虽被看不起过,但反而让他在夺嫡之争中,逐渐获得了皇阿玛的信任。
以“种地”避世,但也确实以务实、低调的形象区别了其他皇子,最终成功登上皇位。
想到这里雍正帝再也忍不住了,亲自拿起锄头下地参与采挖。
不多时雍正帝便浑身大汗,养尊处优久了也确实对他有些为难,更何况他还中年福……
但雍正帝似乎感觉不到累,越挖越兴奋,围观的朝臣们见此情况,也纷纷参与进去。
临近午时,雍正帝挖出来的土豆垒起来也有半人高了,肚子也在此时唱起了空城计,于是便停了下来。
雍正帝:“马齐,这土豆确实量产,还长势惊人,可这该如何食用呢?”
马齐:“皇上,奴才已经安排好了,请皇上移步正厅稍作歇息。”
雍正帝刚点头,下一刻便有奴才带着常服给他更换。
没一会儿琅嬅带着丫鬟出来给雍正帝呈上食物,全是由土豆和红薯做出来的,这也是马齐特地吩咐的,早在他们下朝之时就派了马夫回府通知琅嬅去庄子上,这才有这一幕。
雍正帝这会儿注意力全在土豆和红薯做出来的食物上,根本没注意到琅嬅,琅嬅与马齐也稳得住。
马齐朝琅嬅使了个眼神,琅嬅向雍正帝介绍土豆和红薯的做法,像什么炝炒土豆丝、土豆炒肉片、土豆泥、炸土豆条、烤红薯、炸红薯丸子、拔丝红薯……
琅嬅介绍一道,便有试菜太监吃一口,边吃边惊呼,搞得雍正帝更加饥肠辘辘,对眼前的食物更期待,终于吃到第一口,雍正帝眼神都亮了几分,筷子使用频率也加快了,只是还保持着作为皇帝的文雅。
这土豆和红薯不仅产量极高,且不挑土地,做法简单还好吃,储存时间还久,回宫后一定要全国推广。
然而朝臣们就没那么多规矩了,见雍正帝动筷后便你一夹我一夹的光清盘。
一顿饭用下来,可把雍正帝吃美了。
用完饭后雍正帝似乎想起来刚刚介绍做法的琅嬅不像是丫鬟,于是便问了。
马齐:“回皇上,琅嬅是奴才四弟李荣保的女儿,李荣保去得早,奴才与福晋没能添个格格,所以便经常将琅嬅接到府上,琅嬅孝顺,为着奴才的身体翻阅不少书籍替奴才制养身丸,又时常做药膳给奴才吃,皇上您瞧,奴才这身子可是硬朗多了吧。”说到这马齐突然顿了一下,然后又继续说道。
“说起来,这土豆和红薯还是琅嬅给奴才制所养身丸时在一本游记上现的,后又说给奴才听,起初奴才也不相信,但琅嬅劝说奴才试一试,要是真种出来了的话,大清要多少百姓不受饥饿之苦,好在奴才听了侄女的话并且中成功了,这才能将此物献给皇上。”
雍正帝听了马齐的话,前半截觉得琅嬅孝顺,后半截惊讶于琅嬅有大局观,即便身在后宅也懂得心疼百姓,富察家都是好的。
于是便观察起琅嬅来,只见琅嬅举止落落大方,是满洲姑奶奶的样子,皮肤白皙,小小年纪便能看出容貌一绝,眉眼中似是带着一股英气,与汉军旗的女子也大不相同,可这放在琅嬅的脸上并不冲突,更是形成一种独特的气质。
琅嬅经过这几月的调养,容貌虽还能看出从前的几分影子,但人越来越美,虽还没完全长开,但也能看出倾国倾城之姿。
与此同时,朝臣们也听见了马齐的话,不仅感叹富察家会生,自己生儿子比不过就算了,如今更是生女儿也比不过。
喜欢综穿:命运的逆转请大家收藏:dududu综穿:命运的逆转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