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乔幽出门后,院子里又传来‘叔侄’二人因出去吃饭谁结账的事情引的谈论声。
自这日开始,水乔幽到了袁府暂住。
虽然婚礼之上所需物什不需要她操心,但是,皇家婚礼,章程繁琐,礼仪等事也需格外注意,婚前需要新娘配合的地方还是不少。
之前她一直没有回来,这些事情都还没安排上。如今各方负责的知道她回来了,连忙都挤入了袁府,水乔幽也忙了起来。
袁夫人看着不同人的进进出出,不但没有不喜,反而脸上笑容越来越多,凡事尽心尽力。不知道的看了,还以为袁府是在嫁女儿。若有人说水乔幽不是袁松的亲妹妹,估计都没人相信。
作为新郎,婚期临近,楚默离自然也清闲不了。
到了晚上,他终于有了空闲,却反而有些不习惯了,想去水乔幽那里看看,想知道她的身体可有好转,今日可有被那些繁琐的礼仪章程给弄烦……
无奈,如今他身在东宫,再想去也只能是想想。
为了转移注意力,他又翻看起庆王妃收藏的那些棋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翻了小一炷香,依旧毫无收获,他不禁又想到了水乔幽。
若是她烦了,可会后悔?
楚默离越想越烦躁,看书变成了按着书拨弄书页。
书页快翻动,上面的字在眼前一晃而过。
楚默离无意间瞥到,手上动作停住。
他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行为,目光盯着书侧纸张的流动。
他立即将书卷起,放在灯火下仔细观看,瞧见每隔几页,纸张边缘处的翻动痕迹会稍微明显一些。
现这一点,他将其它的棋谱也拿了过来,照样查看,看出它们也是一样。
他再翻到那些书页,认真看过后,现至少能从里面找出一个与朝中大臣人名对上或者念起来同音的字。
再看那些棋子的摆放,似乎也变得有规律可循了。
“来人。”
这晚太子寝宫的灯火亮到了半夜,隔日,太子还在大婚之前,又抽空亲自去了趟庆王府。
一炷香后,楚默离离开,庆王妃跌坐在椅子上,脸上血色快退去。
得知太子又去了庆王府探望庆王,且太医院院正文元已经一连在庆王府坐镇了好几日,朝中上下陆续都意识到庆王这次的风寒有点严重了。
有人疑惑,这就一个风寒,怎么就展成这般严重了,有人想要上门探望庆王,却被庆王府的人以庆王病重、不便见客挡了回去。
除了太子,无人可以见到庆王,不少人心中开始不安,趁着太子大婚在即,城中热闹,开始安排家眷或回老家、或出门探亲。
然而,这些人刚出城不久,就被官兵拦住了去路。
城中,依旧喜气洋洋,朝会之上,更多的也是谈论太子大婚的章程与进展。
太子大婚,在青国众人的讨论与期待中到来。
这日天还未亮,东宫就已经灯火通明。全宫上下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太子大婚,乃是大喜。
一连几日不是阴就是雨的天,这日也好转起来,证明了这日确实是个好日子。
楚默离看着宫人呈上的喜服,面上依旧是往日的沉稳。
他这状态,不禁让有心人多想,太子或许也是看不上这门婚事的,可这太子妃是陛下钦定,太子也只能接受。
等待太子妃时,太子的沉稳一如既往。
底下众人成群,小声讨论起来,讨论来讨论去,更多人认同了这种看法。
然则,只有楚默离自己知道,在这初冬之日,他的手心有些冒汗了。
直到太子妃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视野里,他一眼确定那被喜扇遮住了脸的人就是水乔幽时,他心中的某根弦终于稳住。
楚默离脸上神色依旧是沉稳肃正的,但是视线正大光明地落在了水乔幽身上,眼底一片柔意。
水乔幽回看了他一眼,目光恍若他们初见,不过,少了当初的那抹距离感。
楚默离终于确定了眼前所见,并非虚幻。
皇家婚礼,章程繁琐,楚默离听着礼官唱贺,却没一丝厌烦。水乔幽性子淡雅,也未不耐。
夙沙月明非官非贵,但他有太子亲自下的请帖,也同夙秋站在了朝贺的众人之中。
看着一对新人珠联璧合,夙沙月明心底涌出低落,但看到他们对视,水乔幽神色虽淡,却无不愿,他又很快释怀,不同他人只是嘴上说说,真心希望他们能够白头偕老。
夙秋瞥了他一眼,他的脸上已看不出一点低落。本也不会安慰人的他,就没说话了。
新人从早忙到了晚,楚默离终于看到了喜扇下的那张脸,视线也随之定在了那张脸上。
伺候的人将合卺酒递过来,楚默离都没立时伸手去接。
如今虽已入冬,但是这婚礼仪程全部走下来,一向不惧热的水乔幽中途也有几次觉得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