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同和是谁?寒门出身,由当今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吏部尚书。在尚书之位上已任职七八年,门生故吏遍布朝堂。姜钰究竟是如何将他扳倒的?
在座众人,皆为三省六部之脑,谁不是老谋深算、心如明镜?略一思索,便将最近生的一系列事件串联起来。
太子在长公主的宴会上,救下了蒲同和嫡女的性命。随后,便传出太子有意纳其为侧妃的消息。皇帝并未明确答应,也没有一口回绝,此事便暂时搁置了下来。
紧接着,承恩侯剿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睿亲王新研制的武器所吸引,先前太子与蒲家的传闻似乎被冲淡了。然而,所有人都清楚,皇帝从未真正属意太子继承大统,太子不过是被推出来的一个“靶子”。
那么,太子当日救蒲同和之女,真的只是巧合吗?
这世上哪会真有那么多巧合?众人不禁怀疑,蒲同和早在暗中便已与太子勾结。换言之,他早已背离了皇上的意志。但问题是,为什么?
蒲同和难道愚蠢至此?众人皆知,他能坐上吏部尚书之位,靠的绝不是运气,而是过人的手腕与政治嗅觉。一个能将吏部经营得如铁桶一般的人,怎会看不出风向?
这就意味着,太子背后并非只有青山伯在支持。他手中,恐怕握有不为人知的筹码。那是什么?
众人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丞相。当初皇帝有意立太子时,丞相极力反对,主张立八皇子为储君。即便如今丞相与太子看似毫无瓜葛,众人也未必相信。
那么问题来了,丞相为何要支持太子?这让在场众人心中更添疑云。
“皇上,臣冤枉啊!”
蒲同和凄厉的喊声将众人的思绪拉回殿中。只见他跪伏在地,身躯颤抖,额头紧贴冰冷的青砖,汗湿的丝贴在脸上,声音嘶哑:
“皇上明鉴!臣从未贪腐营私、臣是被构陷的!求皇上为臣做主!”
皇帝冷哼一声,将手中一叠纸狠狠掷向蒲同和。纸张纷飞散落,扑在他头上、肩上,随后滑落在地,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
蒲同和瞳孔骤缩,急忙捡起一张仔细查看,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无力。手中的纸仿佛千斤重,颤抖得几乎握不住。他猛地抬头看向姜钰,满脸疑惑,自己隐藏得如此之深,姜钰究竟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查到这些证据的?
姜钰察觉到他的目光,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眼神平静,既无鄙夷,也无得意。然而,正是这份平静,让蒲同和更加难以接受。
他又急切地翻看另一张纸,再下一张……每看一张,脸色就更苍白一分。最终,他瘫坐在地上,再无挣扎之力。
皇帝冷冷地看着他,沉声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
蒲同和木然地转头,再次看向姜钰:“这些证据……可是楚国公查出来的?”
姜钰依旧神色平静,语气如常:“是。”
“楚国公是如何查到这些的?”蒲同和咬牙追问。这个问题,同样牵动着在场众人的好奇心,纷纷侧耳倾听。
姜钰缓缓开口,语气不疾不徐,仿佛在做例行汇报:“凡做过的事,必会留痕。卷宗,便是最不会说谎的证物。”
他顿了顿,继续道:“在吏部任免卷宗中,有你跳过正常流程、私自补授官员的记录;在户部银钱账册中,现了几笔流向不明的大额款项,源头皆指向你。
而与你来往密切的几位官员,他们所管辖区域的税银及其他账目,只要上下核对、纵横比对,就能现诸多破绽。将这些不同类别的卷宗放在一起比对,所有的漏洞便无所遁形。顺着这些漏洞追查下去,证据自然浮现。”
“原来如此。”蒲同和喃喃低语。
他低头伏地,向皇帝连连叩,声音哽咽带泪:“臣认罪!可臣的一家老小、族中亲友,皆是无辜,从未参与臣的贪腐之事。求皇上开恩,饶过他们性命!所有罪责,臣愿一力承担,哪怕碎尸万段,也无半句怨言!”
他伏地无声哭泣,皇帝目光冰冷地盯着他,怒意滔天:“朕当初一手提拔你,对你何等信任,将吏部尚书这等要职交予你!你却用贪腐勾连、败坏朝纲来回报朕的信任!”
皇帝话音中透出咬牙切齿的狠意:“蒲同和,你罪该万死!”
“罪臣该死!”蒲同和不敢再求情,浑身颤抖地匍匐在地。
皇帝冷冷盯了他一瞬,随后看向丞相,问:“丞相以为,该如何处置他?”
赵福全随即上前,从蒲同和手中接过那叠罪证,呈给丞相。丞相脸上强作镇定,一页页仔细翻阅,直到最后一页,抬眼看向姜钰,淡淡道:“楚国公好手段。”
他指尖轻摩纸页边缘,语气看似赞赏,眼底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阴沉:“不过短短几日,便能揪出如此环环相扣的铁证。陛下将查案之事交予你,果然没有看错人。”
姜钰自然听出这并非真心夸赞,只淡淡一笑:“丞相过奖了。皇上交代的差事,本官自当尽力办妥。”
丞相也笑了,只是皮笑肉不笑,笑意未达眼底。他收起目光,起身拱手,语气铿锵有力:
“蒲同和贪腐勾连、败坏纲纪,罪证确凿,动摇国本。臣以为,当诛九族,以正国法。既显朝廷威严,也为天下官员立此戒尺,使其不敢再行贪墨之事!”
话音刚落,蒲同和猛地抬头,震惊与不可置信交织在脸上。丞相迎上他的目光,眼神骤然一沉,冷厉中带着赤裸裸的警告。
蒲同和瞳孔一缩,欲言又止,终是将话咽下,嘴唇紧抿成一条白线,重重伏回地上,再也不敢抬头。
喜欢逼我下堂娶贵女?夺回嫁妆我另嫁请大家收藏:dududu逼我下堂娶贵女?夺回嫁妆我另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