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家的蠢弟弟,嬴骜不禁叹了口气。他原本还对嬴老十抱有一些期望,没想到这个问题竟然把他难住了。不过,嬴骜并没有责备弟弟,而是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将目光投向了嬴老十身边的李由、张笛和王离。
终于,沉默被打破,李由率先开了口。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经过深思熟虑一般。
“十公子,”他说道,“我的父亲乃是大秦的丞相,位高权重。若要解决此事,我认为最恰当的方法便是告知我爹。他定会为了大秦的稳定着想,妥善处理这一问题。”
李由稍作停顿,继续说道:“至于我爹会采取何种手段,我虽无法确切知晓,但想来无非是抓住儒家的痛脚,给他们来个致命一击。毕竟,要让儒家收敛一些,就必须直击要害,打蛇打七寸,让他们知道厉害。”
嬴老十听的点了点头,对!这也是个办法。
紧接着,王离站了出来,他的话语更为直接和干脆。
“十公子,我家可是武将世家,向来不喜欢玩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要我说啊,咱们就直接来个擒贼先擒王,把他们的领头羊给干掉!只要把他们的领给拿下了,下面的那些人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不堪一击。到时候,我们只要稍微冲击一下,就能轻而易举地把他们给废掉!”
年幼的王离一脸认真地说着,仿佛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嬴老十听着王离的话,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了,他瞪大了眼睛,直直地盯着王离,仿佛看到了一个绝世高手。过了好一会儿,嬴老十才回过神来,然后像小鸡啄米一样拼命地点头,表示对王离这个计划的极度赞同。
张笛则是摸了摸脑袋说道。“我外祖父说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战前,保证将士们充足的粮草,才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奋力冲锋。而那群人能这么闲的,那肯定就是不缺吃喝,那就直接断了吃喝之后。他们。还能那么闲的到处上蹿下跳?”
听到自家小伙伴的话,嬴骜心里点了点头。可以说,他们用他们自己周围环境得到的间接的教育经验,拿出了自己对这个事情的看法。随后他看向自己的蠢弟弟,说道。“现在呢,你知道了吗!”
嬴老十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那,九哥,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嬴老十好奇的问向自己的哥哥。嬴骜嘴角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我嘛,不会急于动手。儒家如今在民间有一定影响力,若强行打压,恐引起民愤。我会先派人混入他们之中,探听他们的计划和背后是否有其他势力支持。再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分化瓦解。同时,在民间宣扬父王的治国理念是因为什么而决定的,让百姓明白分封并非良策,让他们在百姓和群臣面前失去公信力。”
“如此,不用大动干戈,便能解决问题。”嬴老十眼睛亮晶晶的,满脸崇拜,“九哥好厉害!”李由、张笛和王离也纷纷点头,对嬴骜的谋略表示钦佩。而此时,淳于越还在宫外滔滔不绝地宣扬着分封之利,却不知一场针对他们的谋划已经悄然展开。
这时,辩论愈激烈,淳于越有些急了,脸涨得通红,开始强词夺理起来。那法家之人毫不畏惧,言辞犀利地继续反驳,引得周围百姓阵阵叫好。
而一直混在人群中的李斯,见时机差不多了,便带着侍从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双手抱胸,冷冷地看着淳于越说道:“淳于博士,你三番五次提这分封之事,莫不是只想着自己那点私利吧。”
“古制虽有其理,但如今大秦与往昔不同,你却一味守旧,实在是糊涂。”淳于越看到李斯,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手颤颤巍巍指着李斯说不出话来。周围百姓也都安静下来,等着看后续。
李斯扫视众人,继续道:“大秦要的是与时俱进,而非因循守旧。各位莫要被这等言论误导。”说完,他带着侍从直接转身离去,一点面子都不给淳于越留下,淳于越在原地又羞又恼。
“他一个儒家的叛徒,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淳于越忍无可忍的在扶苏去看望他的时候,跟扶苏说道。
对此扶苏哑然不已,说实话,他也是知道李斯的过往的。但是他觉得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的。
毕竟在儒家那边出不了头,那就只能换一个,这也不是只有李斯一个人的选择,不过是因为李斯是最成功之中的一个人罢了。
或许是看出了扶苏的心里的想法,淳于越知道,现在他们儒家在大秦,能够牢牢把握的就是长公子扶苏了,他不可能刚来大秦就离开,那真的对他们没多少的好处。。。
他知道,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扶苏跟他们站到一起,这样才能给他们儒家在大秦得到最大的好处。
淳于越想了想,准备拿当初水淹大梁城的事情来跟扶苏沟通。
“殿下,当初水淹大梁城,那王贲将军手段何其残忍。而李斯身为丞相,更是法家的人,明知这个举动于法家都说不过去,却未阻止,反而在更是推了一把,通过秦王成就自己。如此行事,没有一点仁德之心怎么能做大秦丞相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淳于越一脸痛心疾地说道。
扶苏微微皱眉,他也知道淳于越说的有几分道理,但是他也知道,当初自己也是参与那场战事的,他知道,那是真的没办法的事情。
但是他也不能跟自己的老师说太多,思索片刻后,扶苏还是无奈的说道:“先生,当年战事紧迫,为破城而采取手段,实是无奈之举。且李斯虽出身儒家后转投法家,但他对大秦也是有功劳的,帮助我父王处理政务,推行诸多利国之策。”
淳于越听后,着急地跺脚:“殿下,您不能被他的表象迷惑啊。他的法家之术与我儒家理念相悖,我儒家讲究仁爱,讲究仁德,以仁治国啊!那才是对百姓最好的。”
“若是任由他这般行事,那么百姓在大秦如何能安稳生活。。。。。。殿下您是长公子,当为百姓考虑啊,与我们一同劝说王上,尊崇儒家之道,这才是上上之策啊。”
扶苏沉默良久,缓缓开口:“先生所言,我会慎重考虑。但大秦如今局势复杂,一切还需从长计议。”
此刻的扶苏,还是有着一定的判断力。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dududu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