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半,终于熬到张翠要走了,宋露白心里是既高兴,又有点舍不得。
她舍不得她妈帮她带孩子给她带来的便利啊!
张翠边收拾东西边替她愁,她觉得她要是走了,往后宋露白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日子肯定过的手忙脚乱的。
原先觉得公婆不在跟前挺好,现在家里没公婆,是真的不方便啊。
把人送到城里,卫扬从兜里拿出三张大团结递了过去。
张翠不收,“这是干啥,我们日子过得下去,往后你们开销大,自个儿留着吧。”
三十块钱是宋露白和卫扬商量后决定给的,年前她妈带来的东西不少,又帮俩人看孩子,宋露白领这个情,想着她妈每月的工资也就够母子三人生活的,一年到头也存不下钱,俩人拿出来三十块钱也能给她妈留点应急的钱。
卫扬好说歹说,最后硬是把钱塞进了张建设的手里。
张翠刚离家,宋露白就把热水烧上了。
从上到下洗了一遍,痒的头皮总算是清爽了,身上说不清的那股味也没了。
换好干净衣裳,把屋里收拾好,又给孩子换好尿布,喂了一遍奶,把孩子哄睡着后,她用被子把床边堵严实,防止孩子滚下床,安排好了一切,宋露白出门了。
今天阳光正好,空气中虽然还有凉意,但比起天天在屋子里,出来后她都有种再世为人的错觉。
食品作坊里,工人们分为两个队伍,一队在弄红薯、土豆淀粉,一队在切萝卜条、烫白菜叶子,准备制作咸菜的事宜。
三月份,团里把去年储存的一大半红薯都批给了食品作坊,要是再拖几个月,红薯就吃不成了。
蒸粉皮太耗时间,宋露白干脆让邓红带着大家伙赶忙把这一大批红薯弄成红薯浆,晾干成为粉面后就能慢慢制作粉条了。
作坊里盆不够,就把装粮食的麻袋洗干净后缝成一大片,系在库房搭起来的木架子上平铺开,沉淀好的淀粉水倒在上面慢慢阴干。
宋露白进食品作坊时,看到的是一派忙忙碌碌的景象。
库房里每层架子上摆的满满当当,明天要是再来一批,可就没地放了。
听完邓红的话,宋露白说:“弄个炉子,给房里加温度,点了火得时时有人守着,最上面那层我看已经半干了,找人抬到外面晾去,两天就彻底干了。”
另一边的棚子下,赵红英在检查萝卜条的干湿程度。
这一步很关键,要是晾的不到位,腌制好后存放的就不长久,容易坏。
赵红英见她来了,自然得问几句孩子。
俩人唠了几句家常后说起咸菜的正事。
看着赵红英的妹子赵红菱蹲在那闷不吭声的干活,宋露白说:“啥时候能开始腌了,你带上两个工人,教她们怎么拌料,把比例计算清楚。”
之前赵红英知道要开始做咸菜了,已经在家里计算过,她说:“我看俞组长送来的糖不太够,辣椒量倒是勉强还够,还有花椒,咱得需要花椒粉呢,我之前给他说了,这几天还没把花椒送来。”
“花椒量要是不够,到时候你想想办法,得把味道调好吃了,实在不行,用油把花椒辣椒炸一炸,把味都炸到油里面去,炸剩下的磨成粉,照样拌到咸菜里。”
花椒是不好找,但城里的供销社有卖的,不至于一点都弄不来,味道不够,就只能用这种把调料粉身碎骨的法子。
站在院子里,见大家忙的热火朝天,宋露白觉得这院子还是有点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