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眼神不易察觉地抽搐了一下,“唉,罢了罢了,这样也好!”
多活两天是两天吧。
皇帝点了点头,便这么答应了。
其实皇帝是不想杀裴回舟的,之前那股愤怒劲儿已经过去了。
再想想自己跟裴回舟相处时的点点滴滴,他便心软了,心里难过极了。
他想,要不就把裴回舟赶出去,让他永远不要再回大武
把他的武功废掉,给他一笔银子,让他在外面做个寻常人,这不就行了吗?
裴回舟本不算个好孩子,可若他能顺顺利利长大
或许也能像太子那般,活得明媚敞亮。
皇帝心中对他的歉意,早已堆积得说不尽道不完。
越想越觉得:不如就这么算了
白露如今不也好好活着吗?
索性将错就错吧。
可一想起白露遭的那些罪,皇帝又犹豫了。
他正纠结着,突厥可汗偏生闹出这么一桩事,倒给了他一个顺理成章的理由。
如今为了救白露,裴回舟无论如何都得活着,那就先这么定了,其他的日后再议,先让裴回舟多活几日再说。
“即刻去传令,让他们别杀裴回舟了。”皇帝对梁国公吩咐道,又补充道,“另外,把裴回舟带出来调教一番,你们立刻动身,将他送到昭州把白露换回来。”
他挥了挥手,脸色满是焦急:“若是白露换不回来,你们也就不必回来了!”
王辅与梁国公连忙应声。
二人同为朝中重臣,二人此番一同出动,只为换回白露。
这事早已惊动了满朝文武。
皇帝下了密令,叮嘱大臣们绝不可乱传白露被掳去昭州之类的话,更不许提及见过昭州知州的事。
大臣们心里都清楚轻重,没有一个人敢往外多说半句。
可王辅与梁国公连夜收拾行装出城,还带着原本该处死的裴回舟
京都再大,也终究瞒不住风声。
不少大臣关起府门,就见女眷私下里在议论纷纷:“到底出了什么事?陛下竟派了王府和梁国公一同前往?”
“莫不是匈奴人要投降了?”
“这般大的阵仗,除了匈奴投降,还能有什么事?”
“”
听着这些猜测,有些大臣忍不住摇头叹息,暗自念叨:“造孽呀,真是造孽!”
“总之你们别多问,这些本就不是妇道人家该管的事!!”
京都的局势,早已是风起云涌。
裴回舟走后的第二天,皇后便在宫中一病不起,性命垂危。
京都许多命妇被召进宫中,陪着皇后说话,让她开心些。
皇帝下了早朝回来,连御书房的门都没进,径直去了皇后宫中陪她。
近来这段日子,皇帝对皇后的确冷淡得很,先前差点把她送进冷宫,连凤印都夺了去,直接给了底下的嫔妃。
后来皇帝决定压下皇后做的蠢事,白露与裴回舟赐婚的那道圣旨算在自己头上后,他没打算轻饶皇后。
本想小惩大诫,没成想皇后的病情竟因此愈严重。
如今已是性命垂危,几乎动弹不得,躺在床上昏迷不醒。
命妇们被召来后,互相看了看,满脸疑惑。
皇后都病成这样了,陛下把她们叫来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