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奥多尔看向门口还有些拘谨的几人,唇边绽开弧度,亲和力顷刻间浮起,“请进来吧,我似乎听说过你们,是不是东京电视台最近很有名气的那一档综艺节目《可以跟你回家吗》?”
主持人仿佛才想起要呼吸,明明眼前这个男人从容貌和体型来说都相当无害,但不知道为什么在视线注视他的一瞬间总有种莫名的压迫感,以及不知从何而来的细微熟悉感。
听见这句话他如释重负地点头,“没错,不好意思,打扰了。”
“没关系,请进吧。”费奥多尔微笑着邀请,“我刚泡了茶,如果不嫌弃,可以尝尝。”
主持人坐在沙发上,趁费奥多尔进厨房的功夫环顾了一圈周围,客厅很大且明亮,或许是由于刚搬过来的缘故,客厅里的东西不算多。
他看向在寻找一次性纸杯的白发青年,想起刚刚那个青年的用词,“您爱人跟您平时说话都用敬语吗?”
“嗯……这应该算是他的一些小癖好吧。”花言模棱两可地说道:“也可能是因为日语本身就很注重敬语。”
确切来说,费奥多尔似乎只有在极端愤怒的时候用词才会不那么客气一些,但是他没怎么见过对方那一面,通常对方都是一副谦和温润的样子。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他还挺喜欢对方这种口癖的。
“是这样啊……”主持人恍然大悟,“如果我没有猜错,您爱人应该是欧洲人吧?你们平时交流是用您故乡的语言,还是他故乡的语言?”
花言目光微移,“其实日语居多。”
虽然这点细节无关紧要,只要他想他们用哪国语言交流都行,但那样会损失过程带来的体验,所以费奥多尔还在努力教他俄语,只是他一听就犯困,导致一直没学会。
而用中文的话,平时交流不会有什么问题,费奥多尔的发音也很标准,唯一的问题只有——他会控制不住搞抽象和说冷笑话。
由于语言的特殊性以及他死前一线网络冲浪的抽象储备,费奥多尔偶尔会出现没能第一时间明白他意思的情况。
众所周知,当说笑话的人开始解释笑话,那这个笑话就会变得尴尬起来,所以他为了方便,大部分时候会用日语或者英语跟对方交流。
“真是意外的答案。”主持人兴致勃勃地猜测,“难道是因为你们在这里相识吗?”
花言不置可否,“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见白发青年拿着找到的一次性纸杯进了厨房,主持人也顺势带着摄影师跟了上去。
厨房内与其说是干净整洁,不如说是很少有使用痕迹,无论是陈年油渍,还是烟熏的痕迹都没有在雪白的墙面上出现,唯一的水雾来自于壶中泡好的红茶。
主持人看着两人一个摆杯子一个倒水,再平常不过的动作间带着长年积累的默契与心照不宣。
他好奇地问道:“你们是怎么在横滨认识的?”
一句话成功让两人动作同步停顿了一瞬,花言尽量以自然的语气说道:“我们是机缘巧合下认识的,当时他正巧因工作来到这里出差,我们就这么相遇了……”
“噢——”主持人捕捉到另一名青年唇角浮现的笑意,当即求证,“是这样吗?”
费奥多尔眼眸微弯,顺着花言的话点头,“嗯,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听起来是一场他乡邂逅。”主持人点评着,“也是这么一来二去,产生了感情吗?”
“大致是这样?”费奥多尔温和地开口,“不过真正产生感情是在‘学院’里的时候。”
“原来是校园的时候就已经打下的情感基础,看来在这座城市相遇是久别重逢。”主持人微微睁大眼眸,旋即再次问道:“那……在那个时候,你们是谁先主动追求谁的呢?”
“应该是他?虽然追求人的手法有点会令人误解,不过也在努力了。”
费奥多尔似笑非笑地看向花言,后者眼前的墨镜没有摘下,但耳尖已经因为想起了当初的事情而有些泛红。
花言干咳了两声,试图辩解,“第一次不熟练很正常的!”
费奥多尔纵容地点头,“嗯,所以后面换我追求您。”
“感觉在无形中吃了一口狗粮。”主持人发出真心实意的吐槽,又凭常年职业敏锐意识到了什么,“这么说,这位先生,您追求他的时候不是第一次?”
“不,其实也是第一次。”费奥多尔微微侧头,像是在回忆,“但可能是他性格缘故,所以在这方面不太擅长。”
主持人明白了,因为白发青年性格比较容易害羞,所以追求人的手段效果并不明显,但又因为两人对彼此都有一定的好感,所以当另一方主动追求后,两人之间的情感像是雨后春笋般飞速生长。
主持人感叹不已,“是双向奔赴啊……”
建立在白发青年性格的基础上,连对方为什么在家也不摘墨镜的原因都得到了解答——一定是不好意思如此坦荡地登上屏幕、暴露在大众视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