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看书斋>从三十而已开始的影视攻略 > 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小女人(第1页)

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小女人(第1页)

李勇点点头,对于常大人所说的也不感到意外。

毕竟历史上这案子会牵扯成大案,也是因为先出了人命,然后被炮制成了冤案,然后因为派系斗争,借题挥,以伸冤翻案为名,对湘军一系、浙省官场难。

如今既没有出人命,也没有变成冤案,反倒是刘锡彤那边,母亲被气晕、儿子绝了后的事情,传出去,这甚至有可能让他博得某些官员的同情,会让他们兔死狐悲。

说白了,到了那个阶层,和普通人,包括杨乃武这样的举人,都已经不是一个阶层,也不会被放在眼里,甚至可能不被当人了。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话说起来是好听,可现实中不是如此。

《礼记》有言“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但实际上从春秋至秦汉,都少不了士大夫、公卿受刑罚的案例,真正把这句话作为实践的,则要到宋代,毕竟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官地位空前提升的特殊时期。

到了明清,皇权高度集中,阶级也愈分明。

像杨乃武这样的举人便已经算是特权阶级,需要以“礼法”而非刑名来治他们了,更遑论知府这样能够代表官府、朝廷颜面的地方父母官。

当然,官场之上,往往是越挖越深,清廉者总是少数。

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朝堂之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固守本心者,才是难得。

所以海瑞之名能够上达天听,流传后世,哪怕他本身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功业来。

因为大家需要有这么一个标杆,有这么一个榜样的存在,让人知道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好的。

不管是哪朝哪代,在官场、吏治中,“廉”总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话题。

毕竟是人治社会,君主自己都按捺不住,开始享乐的话,上行下效,官场上的所谓廉洁奉公也不要有什么太高的期望了。

很显然,这时候清廷的实际执宰者,慈禧太后并不是什么好的榜样。

李鸿章这个裱糊匠也只会做自己份内的事情,指望他去谏言、规劝,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何况说了就会听么?

而有这么一个好榜样在,底下人是什么样也是可以预想到的。

如果只是一个或者一群人,都不能说这个王朝腐朽了,而是自上而下没几个干净的。

就好像那一个经典的理论,全部枪毙可能有冤枉的,但排队隔一个杀一个,那绝对会有漏网之鱼。

有这么一群虫豸在,我大清怎么会好呢?

这时常大人想到什么,又提醒了一句:“还有,你若是逼迫太过,对你而言,也未必是件好事。”

李勇立刻拱手道:“还请大人教我!”

常大人捋捋长须,他说这番话有一目的就是要敲打这小子,见他上道,便也不兜圈子,直接说道:“你的冤屈本官都已知晓了,若是此案查证属实,本官自会还你一个公道。朝廷也不是他刘锡彤一个人的朝廷……”

“有大人这番话,晚生就放心了。”

常大人又拍着李勇的肩膀,勉励道:“书勋啊,只要你以后好好为本官效力,那就是自己人了。自己人的事情,我当然不会不管。”

有机会施以恩惠得个人才可用,还是恩出于上,不用自己付出什么,这种便宜买卖谁都愿意做。

然后口头上,还要把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来。

李勇心知肚明,不禁暗自冷笑,只是面上还是敷衍一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