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宗势力范围内的城池明显比剑宗多出许多,从空中俯瞰,绿色也成片成片的,不像剑宗那边有明显的被摧残痕迹。
其实在剑宗范围内到处都有随地大小比的情况也并不是剑宗自己一个宗门的功劳。
大家都知道剑宗这种彪悍的作风,因此凡是约架都喜欢来这边。
因为别人境内要找一个比试场地需要经过层层申请,必须在指定的比武擂台,不同级别的擂台收费标准还不同,但凡敢肆意破坏环境,必定被满天下追杀。
但是剑宗不同,他们自己在野外就能打得昏天黑地,然后潇洒离开留下一地狼藉。
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来剑宗势力范围打架不付费还不用担心破坏环境,当然也就选这里。
这也是剑宗的淮山能成为保护区的重要原因。
在别人地盘随处可见的林子,在剑宗都是稀缺资源。
剑宗也不是没尝试过改变这个现状,但是已经破坏掉的环境,想要修复,难度可比破坏起来大了无数倍。
最搞笑的是曾经成立的森林巡逻队,现某地有人在战斗导致地面植被受损时,为了履行职责,武力镇压了正在破坏环境的人,但所剩无几的植被却是被巡逻队自己铲干净的。
就说,要拦架,自己不也得加入吗?
为此,巡逻队这活是没人愿意干了,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剑宗那轰轰烈烈的环境保护也就这么胎死腹中。
只有淮山,是剑宗大长老亲自监管才有了如今的成果。
反正剑宗范围能打架的地方那么多,倒也没人头铁到非要到淮山来干仗不可。
于是淮山成为了剑宗唯一的一抹绿。
严丹都在感慨,以后剑宗范围要是大面积沙漠化,那也是活该。
她还是重新考虑起之前在剑宗山谷落脚的想法,她想隐居,但不想吃一嘴砂。
器宗的城池建造风格与其他地方都不同,严丹已经路过了三个中型城池,绕开了城池上方的禁飞区域,远远看去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到了第四个城池才终于恍然大悟,因为看见了这里正在扩张城区。
没有工人的敲敲打打,也没有尘土飞扬的修建过程,而是由匠技高的大能直接改造城池,新扩展的城池区域直接落成。
这不就是仙府的制造原理吗?
感情这些城池都不是原始建筑,而是法器?
不得不说严丹是震撼的,仙府她有,还不少,但是那都是仅供她自己居住使用的小型院落。
像这种城池规模的还真没有。
与飞舟制造的原理一样,越小的越好造,越大越费劲,不止材料耗费剧增,制造技艺要求也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
城池类法器的好处简直不要太多。
比如认主,城主便是此城的法器主人,进入城中的任何人,在城中生的任何事都逃不过城主的感知。
比如防御和攻击,法器的攻防体系和基建城市的攻防体系不同,法器在制造的时候就融入了防御和攻击类相关元素,一旦战斗条件达成,就能自主触攻防。
但基建城市不同,攻击和防御都需要另外配备相关法器,而且还需要专人操作,不可控因素多如牛毛,任何一个环节只要出了问题,这个城池就会多灾多难。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真正遇到大灾难,城池法器本身无法抗衡的时候,城主可以直接收起城池,连同城里的人一起,直接整个转移,只要城主还在,城池就有希望。
而基建城池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除了自救和等待救援,面临的就是城中人的伤亡和城池被破坏,想跑路,只能各凭本事。
综合各种因素,法器类城池的好处多不胜数,但是相应的,建造成本也不是基建城池能比的。
你用砖头人家用灵材,你抹上粘接剂,人家用灵火锻造,你建造只需要民工,人家得高阶锻造大师。
也就是在器宗这样的地方,才敢大量普及法器城池。
严丹出于好奇,进入了这座刚扩建完成的城池准备参观一下。
城门上方几个恢弘大气的字,看起来就刚劲有力,但仔细一看“柒城”,严丹脑中浮现一个问号。
这是什么城市名?
“还是敖大师有本事,才三日时间就把东城区扩建完毕了,之前那个黄口小儿果然不可信。”
“可不是,那小儿还说隔壁捌城是他炼制的,简直可笑,吹牛也不怕把牛皮吹破了!”
两个路人一边聊着一边与严丹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