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七世纪二十年代之前,每年停泊在马尼拉的中国商船多达四十一艘。】
【而到了年,只有六艘。】
【显然,依赖东南亚当中转站的明朝,估计是没有什么白银流入了。】
“才四十一艘吗?感觉也不多呀。”
夏雨雪想起之前看到过的达利安港宣传片,那真的是“百舸争流”,港口岸上那集装箱都堆成了山。
而达利安港在规模上甚至还排不上号。
不过紧接着夏雨雪就笑了,她也是真的熬夜熬傻了,竟然拿封建时代的大明和现代最强工业国对比。
而且大明的数据还不是本土,而是在马尼拉的船只停泊数量。
【弹幕:说船少是对大航海时代的航海规模缺乏基本的了解】
【弹幕:那时候生产力也不高啊,一艘船能装不少货物呢】
【弹幕:一艘船上的货物,就至少价值十五万两白银,这还能算少吗?】
看到这条弹幕,夏雨雪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将整个脑袋都凑到电脑屏幕前,仔细地分辨着弹幕上的汉字,生怕自己认错了哪一个字,导致意思生改变。
一艘船十五万两白银,四十艘就是六百万两。
减去三十五艘,也就是每年减少了五百二十五万两白银。
这还真的不是一笔小数字了。
崇祯朝一年的财政收入有没有这么多都不一定呢。
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看着这条弹幕,瞪得眼珠子都要蹦出来了。
一艘船就是十五万两银子的啊,这些钱即使是对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来说,也能干许多事情了。
更何况是每年六百多万两银子的收入。
明朝的皇帝能忍住不把这行当攥在自己手里真是这个(大拇指)。
怎么忍住的?
还是说那些明朝的皇帝不知道这么赚钱?
之前天幕上跟他们说,海外有金山银山,他们还没什么具体的概念,只是想着有空了安排些人去海外探查一番。
毕竟远洋航行还是很困难的。
但现在……
新大陆和欧洲我们去不了,那在家门口做做生意总没问题吧,大把大把的银子哗啦啦地来啊。
而历朝历代的百姓们,则实在是无法对此表示震惊。
他们实在无法想象,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能那么值钱。
十五万两银子啊,一两银子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但是祸不单行,鬼子,他娘的他闭关锁国了!】
【“大太君”丰臣秀吉在朝鲜战败后,他的家底被一个叫德川家康的“大大大太君”,给篡了。】
【弹幕:传统艺能下克上】
【相信各位都比较了解鬼子这个物种,那就是只要你足够强大,那就可以当它的爸爸。】
【德川家康本来是想积极恢复和明朝、朝鲜的外交关系的。】
【但是由于那个叫英吉利的小国,在人家地盘不老老实实做生意,他传教!】
【这使得德川深感洋鬼子会当日本爸爸,于是干脆锁国。】
【(日本锁国也使得东南沿海的倭寇变少,因为日本统一不再有战败的武士出海求生)】
【直到美帝的那几艘黑船来袭,日本才被迫门户大开打开国门。】
【弹幕:开门!自由贸易!】
【弹幕:黑船事件】
【弹幕:大明就应该造几艘黑船,去打开日本国门】
这下子,就算大明的皇帝碍于面子不好意思造黑船,文武百官们也不乐意了。
尤其是明朝的户部尚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