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跟着亲戚正在干活,不知道外面怎么回事,又来了几辆车,跳下来几个扛摄像机、拿话筒的。
这下可好,早高峰的人群立刻围了上来,都想看看出了什么事。
胖子回过神来,一群人就进来了,摄像机对着玻璃就拍了起来。
那位领导模样的人笑着伸出手,“您这早餐铺卫生搞得好,透明厨房很有特色,想作为咱们城市的食品卫生典范宣传宣传。”
胖子愣在那里,他那张胖脸涨得通红,话都说不利索了:“领、领导好我、我这没什么,应该的”
记者已经开始拍摄了,镜头对着那面大玻璃,把厨房里的一切照得清清楚楚。
灶台亮得反光,调料瓶整齐排列,生食熟食分开处理,各种食材新鲜水灵。
外面的群众越聚越多,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我说什么来着!胖子这人实在!”卖菜的老张头扯着大嗓门,“他那菜都在我这儿进的,当天要当天送,蔫一点的他都不要!”
“可不嘛,”接话的是李阿姨,她在对面住,“胖子那面粉油盐酱醋都好东西,从来不要次货,说不能亏了良心。”
摄像机一转过来,大家反而来劲了,争先恐后地夸起来。
“您瞧见那炸油条的油没?清亮得跟山泉水似的!一天一换,绝不含糊!”一位大妈对着话筒比划着,“别家那油都黑得跟墨汁似的了还舍不得换!”
“胖子这衣裳,一天换三身!”又有人插话,这人纯属捣乱扯淡的,“早上一身,中午一身,晚上收摊还得换一身,比那医院大夫还讲究!”
记者走进厨房,开始采访胖子。胖子紧张得额头冒汗,话都说不利索。
“没、没多想,就觉着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马虎”他结结巴巴地说,“我大力哥说过,做人要地道,做饭更要地道”
这时,人群外传来一阵骚动,有人嚷嚷着:“让让,让让!‘季鸟猴’来了!”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只见一个干瘦老头背着手走进来,花白的头梳得一丝不苟,眼睛眯着,嘴角向下撇着——这是胡同里有名难缠的主儿。
别人不认识,棒梗认识这个老刘头,外号“季鸟猴”。
这老爷子最爱说歇后语,骂人不带脏字却能把你噎得说不出话。
大家都屏住呼吸,心想这老爷子准是来找茬的。
以他那挑剔劲儿,能说出什么好话来?
记者却不知情,看这架势以为来了个有特色的老人,必定德高望重,赶紧把话筒递过去:“老先生,您对这早餐铺有什么看法?”
‘季鸟猴’眯着眼,把厨房里里外外打量了个遍,又盯着胖子看了好久,才慢悠悠开口:
“这铺子,是玻璃匣子装玉兔——”
大家一愣,没明白啥意思。老爷子顿了一下,才说:“透明干净!”
人群中爆出一阵笑声和掌声。
老爷子又来一句:“他这包子,是慈禧太后的晚膳——”
等大家好奇地望过来,他才撇撇嘴:“样样讲究!”
记者乐了,赶紧追问:“老爷子,您再说几句?”
老爷子清了清嗓子,摆足了架势:“要我说,胖子这人,是古董店里当伙计——”
“什么意思?”有人迫不及待地问。
“从不偷奸耍滑!”老爷子掷地有声,“您瞧他那馅料,是冬天的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