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看书斋>复苏在四十二个千年后的战锤世界 > 第829章 全线告急(第1页)

第829章 全线告急(第1页)

伴随着无数场战役的开启和结束。

风暴星域的战况,正以一种令人心悸的度滑向彻底失控的深渊。

曾经密布于星图之上的上千个堡垒世界,在短短一年内,如同被无形巨手抹去了大半。

仅剩下三百多颗星球仍旧处在战火之中,艰难的维持着最后的战线。

每一个光点的熄灭,都意味着一场惊天动地的自毁,带走数以万亿的虫群。

这种毁灭性的阻拦方式确实很有效的杀伤了虫群,并极大的减缓了虫群入侵的度。

同时,大量被撤离的凡人士兵被整合到剩余的堡垒世界之中。

也正是依靠这些不断累加在一起凡人重建预备队并扩充更多的轨道防御系统,剩余的堡垒世界抵抗才逐步增强。

最后这三百多个颗星球上,每个星球都有着数十亿被重新整合的星界军部队。

虫群的进攻被一次次的延缓,但是攻击强度却在一次次提升。

阿克斯的逻辑核心以前所未有的频率运转着,冰冷的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星河在计算核心之中流淌。

一年的战争,阿克斯囤积了海量的泰伦生物残骸,那本是转化为舰队和武器的宝贵原料。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过于漫长的战线像一张贪婪的巨口,吞噬着每一份可用的战力。

铁人的舰队,从庞大的辉光征服者泰坦到一艘普通的机械编织者工业舰,几乎全部处在百分之百的满负荷运转状态。

泰坦舰队穿梭于燃烧的星域,利用末日武器那无可阻挡的破坏力,遏制虫群的攻势矛头。

有时还得不计代价的填补因堡垒世界毁灭而出现的防御真空。

仰仗其庞大的体量和运载力,这些泰坦舰还要负责执行救援和撤离任务。

而工业舰之类的更是一刻都得不到停歇。

每一艘舰船的纳米蜂群几乎都在从不停歇的运转。

以至于后来阿克斯干脆在多个星系之外直接利用纳米蜂群构筑成类似于星云一般的巨型尘埃团。

随后让需要快修复和补充纳米蜂群的舰船直接穿过这些巨型金属团。

纳米蜂群如同附骨之疽般缠绕在战舰损伤处,争分夺秒地进行着修补。

甚至干脆大量附着在舰船上一并离开。

铁人的舰队往往刚离开一场恶战,就必须立刻跃迁前往下一个战场。

阿克斯为了确保效率,甚至对所有战舰的武器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大规模启用“时空闪回”组件。

使得舰队火力在短时间内重复爆,极大地提升了瞬时杀伤效率。

一艘普通的战舰甚至能短时间爆出堪比一小支舰队的火力。

但是这种提升并非没有代价的。

时空闪回模组本身就需要能量驱动,一瞬间闪回的次数越多,消耗的能量越大。

不仅如此,战舰级别的武器每一次闪回本身也会对武器系统带来庞大的压力。

普通机械单位装配时空闪回模组,可以在一瞬间将一枚爆弹或者普通榴弹闪回上百次。

但是舰载武器显然不行。

打击巡洋舰的巨型等离子炮只能一秒内闪回五次,否则炮塔本身可能会因为能量过载而殉爆。

整个等离子打击阵列甚至无法同时闪回。

打击巡洋舰的能源供给无法支持如此可怕的瞬间能源供给以确保“时空闪回”组件能正常运作。

并非阿克斯没考虑过将时空组件加载在量子能源核心上以提升能源产出。

但是船体的主能源线路承载是有上限的。

如果舰船想要正常运转和战斗,那时空组件就不可能加载在产能核心上。

除非准备将舰船当炸弹用。

而泰坦舰那可怕的武器规模更是一个大问题。

虽然泰坦舰几乎不缺乏能源供给,但是时空闪回组件对于大型武器的能量压力还是太过可怕了。

在时空闪回状态下,末日武器能够进行进行两次闪回。

几乎不间断的进行两次攻击。

而船体上各种数十上百公里的副炮和子武器系统则不能同时进行闪回攻击。

否则以泰坦舰的主能源管路压力立刻就会出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