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点!”潘世恩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语气也急切起来,“赶紧走!去街上的粮铺和民居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粮食!”
随即众人转身离开粮仓,朝着城中的粮铺和民居方向跑去,脚步比来时更急。
而另一边,元照带着雪蕊在粮仓周边仔细检查,雪蕊的鼻子贴在地面上,时不时抬头朝着某个方向低吼,却始终没能找到人的踪迹。
元照心里忍不住想:要是老狼在就好了,以它灵敏的嗅觉,肯定能顺着气味追踪到凶手。
就在这时,她眼角的余光瞥见一处烧焦的墙角后,有一片黑色的衣角一闪而过——度很快,却还是被她捕捉到了。
“谁?”元照立刻握紧天狱刀,快步闪身过去查看情况。
可当她绕到墙后,却现这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串深浅交错的脚印。
那些脚印沾着未干的黑灰,一路延伸到不远处的草丛,可钻进草丛后,便被杂乱的野草掩盖,再也寻不到踪迹——显然对方早有准备,特意选了难追踪的路线脱身。
没能抓到纵火者,元照只能暂时放弃,带着雪蕊转身去追阿青一行人。
好在阿青和潘世恩的搜寻还算顺利,他们沿着南街挨家挨户排查,有的粮铺虽被活尸闯入过,但地窖里还藏着几袋未被现的粮食;很多百姓家中的米缸也存了许多米面。
最后各家凑在一起,竟也收集到了二十多袋粮食。
等到天快黑时,众人终于背着粮食赶回府衙。
刚到门口,便看到赵憬带着卫兵们趴在院墙上观望,看到他们肩头的粮食,赵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连忙打开府门接应:
“辛苦各位了!有了这些粮食,百姓们至少能撑上几天!”
元照点点头,目光却依旧带着几分凝重——粮食的问题暂时缓解了,可活尸之灾的根源、幕后的纵火者还没找到。
他的目的是什么?
还有,现在他们被围困在城中,只要一日不逃离义侠城,就一日不算安全。
幸好有一点,那就是活尸不像元照前世典型和小说里描述的丧尸,既不携带病毒,伤了人也不会传染。
时间转眼来到夜晚,整座府衙已是灯火通明,烛火的暖光映亮了每一处角落。
百姓们或倚在走廊的木柱旁,或散坐在庭院的青石板上,人人捧着一只粗瓷碗,指尖蜷着碗沿,“吸溜溜”的喝粥声在夜里格外清晰。
这种情况下,能喝上一碗热粥已是天大的幸事,没人说得准还要在这座孤城里被困到何时。
此时阿青正立在府衙高高的院墙上,墨色衣摆被夜风掀起一角。
她眯着眼透过浓重的夜色望向城外,耳廓微动,时不时能捕捉到城中传来的阵阵嘶哑嘶吼,那是活尸在黑暗里游荡的信号。
忽然,一道身影轻盈跃起,元照稳稳落在墙沿,与阿青并肩望向远方,声音里带着几分笑意:“在想什么呢?”
阿青闻声转头,唇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我在试验一件事。”
“什么事?”元照挑眉追问,眼底盛着好奇,“还跟我搞起了神秘?”
阿青飞快眨了眨眼,语气带着几分俏皮:“现在还不能说,等我确定了结果,再告诉姐姐。”
“你这丫头!”元照无奈地摇了摇头,指尖轻轻点了点阿青的额头。
就在这时,墙下传来百里夫人温和的呼唤:“元姑娘、阿青姑娘,快下来吃点东西吧!”
百里夫人是阿青她们先前去莲花小坞收缴粮食时,顺手一同护送至府衙的。
莲花小坞原本会给客人提供食宿,因此存了不少粮食,解了众人的燃眉之急。
“好,这就来!”
元照朗声应下,身形一纵,如轻燕般从墙上跃下,稳稳落在地面。
阿青见状,也紧跟着翻身跳下。
日子一晃,转眼过去了数日。
这几天里,元照一行人每日都会与府衙的官差们一同出城斩杀活尸。
活尸的数量虽多,但终归是有定数的,杀一只便少一只——所有人都盼着,等活尸数量减到可控范围,便能带着百姓们逃离这座义侠城。
可谁都没料到,一场更大的危机竟先一步降临——食物危机再度爆。
以往元照他们外出击杀活尸时,总会顺带搜寻城里民居里的存粮,带回府衙分给众人。
起初还算顺利,粮食虽不算充裕,倒也能勉强支撑着所有人果腹。
但变故很快就来了。
后来每次杀完活尸,众人踏入民居搜寻粮食时,都会被眼前的景象惊住:本该存放粮食的缸罐空空如也,米袋、面袋要么被翻得底朝天,要么干脆不翼而飞,食物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次数多了,元照他们终于反应过来:是有人提前一步动了手,要么把粮食悄悄运走,要么干脆就地销毁。
更可疑的是,这人显然对他们每次的搜寻路线、行动时间了如指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换句话说,这个偷粮的人,就在他们身边。
这个猜测一旦浮出水面,恐慌便像潮水般瞬间席卷了整个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