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看书斋>历史不是爽文 > 经济学前面要加两个字政治(第1页)

经济学前面要加两个字政治(第1页)

我上大学的时候,经济学和金融学正是风靡全国的热门专业,大多数人都抱有一种“高大上”的心理,好像这种研究特别的“精英主义”,但是当自己真的去学习和毕业求职的时候,“金融民工”才是真实写照,毕业之后,也是从事金融产品的销售工作,而大多数人根本不懂经济。侃侃而谈罢了,书本上写的和现实中根本就是两码事。

其实,现在很多的主流经济学,都是一种形而上学。比如通常所说的经济学三大假设:理性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完全竞争假设,从结果倒推前提,整个的逻辑推理体系都建立在假设之上,完全脱离客观现实。以理性人假设来说,人不是机器,人必然有情绪,市场中是不存在绝对理性的人。因此,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市场的学科,脱离于现实的研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而且,一些主流的经济学研究,往往把经济展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任由市场去自的酵反应,试图回避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但现实中,如果把经济比喻为展做大蛋糕,那么政治就是怎样去做大蛋糕和分配蛋糕。根本不可能独立于现实中的政治因素和自然因素。

谁能掌控经济,谁就能建立军事,进而把控政治。在市场中,任何的经济政策的推行,都有一定的政治性,其背后往往反映出统治阶级的意识。所以,经济学也是有阶级性的。

在私有制社会,资产阶级作为国家的统治阶级,经济的展往往服务于资产阶级,比如税收制度,产业政策等等,而经济学自然也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物。我们听到的关于经济学最多的说法,就是自由竞争和自由市场。认为市场是公平的,合理的。

但是,现实中的商战哪有公平可言,市场往往就是卑劣、龌龊的代名词。大企业借由体量和资金的优势,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挤压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最终形成垄断。并且,由于本身就处于统治阶级的地位,在司法资源和行政资源上,大企业也具有先天的优势。这种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往往在一些经济学眼中是合理的。

通常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事实上,“政治”为经济提供了“制度土壤”:一个国家的产权制度(如土地归私人所有还是国家所有)由政治规则决定,这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与个人的生产积极性;税收制度(如累进税还是比例税)由政治程序制定,这决定了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方向;甚至“市场是否存在垄断”的界定标准,也依赖于政治权力主导的监管体系。脱离政治谈经济学,无异于脱离土壤谈植物生长——只能得到抽象的理论模型,却无法解释真实世界的经济运行。

经济学如果仅仅是一种“因果倒置”的学科,由结论出来建立一套逻辑体系,那就是一种唯心主义,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现实中,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经济与政治紧密结合。下次,再讨论经济学,最好加上两个字——政治。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dududu历史不是爽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