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
一声浑厚悠长的青铜云板声骤然敲响,余音在空旷的书院上空回荡。
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青云书院内紧绷的寂静。
申初,时辰已到,考试结束。
紧接着的是监考官们此起彼伏的威严宣告:“停笔!考生停笔,原位坐定,不得擅动!”
考区内,所有考生停笔,甭管有没有写完,都不敢心存侥幸。
在严密监视下,主考官神色肃穆,亲自上前将一张张考卷郑重收起。
一个考场八份试卷,主考官双手捧起,副考官亦步亦趋,视线紧锁。
随后,所有考场的考官汇成一支庄重的队伍。
禁军开道下,这支沉默的长龙,在考生、监考的注视中,捧着原封不动的考卷,一步一步缓缓向书院大门移动。
整个流程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连一丝调换试卷的空隙也无从寻觅。
队伍平安无事抵达书院大门,此刻门外早已是人声鼎沸。
翘以盼的考生亲友、看热闹的百姓,将两侧街道挤得满满当当。
书院门口的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书案,每张书案后都端坐着一名身着国子监生员服的学子。
每位学子身旁,一左一右立着两人。
一位是衙役、武侯或坊丁,另一位则是遴选出的清白百姓。
捧着原卷的队伍来到第一张书案前,主考官将最上面一份试卷轻轻放下。
那书案后的国子监学子霍然站起,目光扫过试卷上的名讳,朗声高唱,字字清晰,穿透人群的嘈杂:
“考生,顾颉芷,考号甲字壹号!”
“誊抄人,国子监辛卯科丁班,生员张子安!”
唱名完毕,学子落座,铺开雪白的誊抄纸,蘸墨凝神,开始一丝不苟地誊写。
队伍依次向后移动,唱名声依次而起,在书院门口回荡,如同庄严的宣告仪式。
每一个被唱出的名字,都引得人群中一阵小小的骚动。
紧张焦虑的等待,随着一位位学子停止誊抄,两侧的监察开始复核,确保无誊写错误。
直到最后一份确认无误,这些新鲜出炉的誊抄卷,在禁军的严密护卫下,被送到一旁的布告栏前。
说是布告栏,其实就是利用原有的高大院墙,在顶端搭了一层遮雨的油布棚顶。
吏员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誊抄卷一张张贴上墙去,也就完成了这道工作。
与此同时,书院门口开始了新一轮的整理。
大量用于誊抄的书案被迅撤去,只留下数量相对较少的桌案,坐上了负责阅卷评分的考官们。
考官分为三级:
第一级快扫视卷面,检查是否有墨污、涂改、字迹潦草等硬伤。
然后快浏览经义的答题部分,剔除错漏较多者。
所有的卷子都要过一遍,双人检查,不过度很快。
通过者进入下一轮,三人一组,专注于策论文章。
每人独立审阅,标记优劣。
只有获得至少两人认同的卷子,才能进入最后一轮。
仪制司少监、国子监祭酒,加上三公主秦昭婉把关这最后一道。
复核策论、品鉴诗词,然后便是最重要的排序,分出个高低上下来。
除了这三道递进的考官之外,还有一组巡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