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煞,你已无路可逃,乖乖束手就擒吧!”玄清道长站在阵外,手持拂尘,语气威严,“说出你们总舵的位置与领的身份,或许还能从轻落!”
黑煞却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凄厉,在破庙中回荡:“想抓我?没那么容易!我早就将镇邪鼎的封印位置传给总舵了!三日后药王诞,总舵领亲自来取鼎,到时候汴京会变成人间地狱,你们所有人都会死!”他突然转身,朝着石台上的青铜盒扑去,想引爆盒内的戾气,与众人同归于尽。
灵枢眼疾手快,挥刀朝着黑煞的手腕砍去。“噗嗤”一声,黑煞的手腕被刀背击中,青铜盒掉落在地。素问立刻冲上前,将圣火盏放在青铜盒旁,圣火光芒笼罩住盒子,盒内的黑气被快驱散,最终化为一缕青烟消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黑煞被制服,押回惠民药局审问。可无论众人如何询问,他都紧咬牙关,不肯透露总舵的位置与领的身份,只反复念叨着“墨渊大人会复活”“你们都会死”之类的疯话。
“看来余孽的总舵隐藏得极深,”灵枢皱起眉头,坐在药局的书房中沉思,“三日后的药王诞,我们不仅要守护镇邪鼎,还要防备总舵的袭击,不能有丝毫大意。”
玄清道长坐在一旁,手中拿着一杯热茶,缓缓开口:“上清观藏有道家传下的‘汴京地脉图’,图上标注着汴京地脉的走向与关键节点,镇邪鼎的位置应该也在图上。明日一早,我们可一同前往查看,找到镇邪鼎的具体位置后,在鼎周围布下‘道墨联合阵’,用圣火核心与太极符增强阵力,定能挡住余孽的袭击。”
李修远也接口道:“我明日一早就去太医局禀报此事,请求官府派禁军支援。药王诞当天,让禁军在城南的药王庙与镇邪鼎所在区域加强巡逻,保护百姓安全。药局的医者也会做好准备,携带祛邪汤与圣火灰烬,随时为被戾气侵袭的百姓治疗。”
灵枢点头,心中稍稍安定。他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眼神坚定:“道墨联手,官府支援,再加上百姓的信任,我们定能守住镇邪鼎,阻止余孽的阴谋,守护汴京的安宁,让墨家医道的传承在宋朝得以延续。”
五、酉时古迹藏秘留悬念
酉时的汴京,夕阳将汴河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河面上的船只渐渐归港,船帆收起,像一只只停歇的鸟儿。惠民药局的藏书楼内,烛火通明,灵枢、素问、玄清道长与李修远正围着一张泛黄的羊皮图纸——这是上清观珍藏的“汴京地脉图”,图纸上用朱砂标注着地脉的走向,在汴京城南的位置,有一个醒目的红点,旁边写着“墨家古迹?镇邪鼎”的字样。
“这墨家古迹是晚唐时墨家传人修建的,藏在城南地下三丈处,”灵枢指着图纸上的红点,手指轻轻拂过图纸上的纹路,“我曾在《墨道机关谱》中见过记载,古迹内布着‘护鼎阵’,此阵需用墨家血脉激活青铜符,再配合道家阴阳术引导太极符,两者合力才能开启,寻常人根本无法靠近镇邪鼎。明日我们就去古迹探查,检查护鼎阵的完好度,再布下道墨联合阵,防备余孽袭击。”
玄清道长凑近图纸,仔细观察地脉的走向,手指顺着朱砂线移动:“地脉图显示,汴京的地脉与终南山的地脉相通,镇邪鼎正好位于地脉的交汇处,能借两地地脉之气压制戾气。余孽若想开启鼎的封印,需借助大量阳气——药王诞当天,百姓聚集在城南的药王庙,阳气最为旺盛,正是他们获取阳气的最佳时机。我们需在药王庙与墨家古迹之间布下三道防线,阻止余孽靠近古迹。”
李修远则在整理藏书楼的医典,突然,他从一堆晚唐医书中翻出一本封面破旧的《墨家医道残编》。他翻开书页,现里面竟记载着镇邪鼎的使用方法,急忙招呼众人来看:“你们快来看!这残编里写着,镇邪鼎需与圣火核心配合使用,才能挥最大威力。若遇到大规模戾气侵袭,将圣火核心放入鼎内,鼎身会泛出青金光芒,形成‘镇邪罩’,笼罩方圆十里范围,戾气无法侵入罩内,还能净化罩内已有的戾气。”
灵枢接过残编,小心翼翼地翻看,书页已经泛黄脆,部分字迹模糊不清,却仍能辨认出关键内容。在残编的最后一页,他现了几行用墨瑶祖师笔迹写下的小字批注:“宋境戾气复,需以鼎为基,以芯为引,以道为辅,以医为盾,四者合一,方能破顽邪,保苍生。”
“祖师早已预见宋朝会遭遇戾气之祸,”素问感慨道,眼中满是敬佩,“我们定要按祖师的提示,做好万全准备,不让余孽的阴谋得逞,守护好汴京百姓。”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灵枢、素问、玄清道长与沈念安就带着青铜符与太极符,前往汴京城南。墨家古迹的入口隐藏在一棵千年老槐树下,老槐树的树干粗壮,需三人合抱才能围住,树干上刻着极细的墨家矩尺纹,不仔细看根本无法现。
灵枢掏出青铜符,将符贴在矩尺纹的中央,指尖划破掌心,一滴鲜血滴在符面上。鲜血一接触符面,符面瞬间泛出青金光芒,与树干上的矩尺纹相互呼应。只听“轰隆”一声轻响,老槐树下的地面缓缓裂开,露出一个三尺宽的入口,里面泛着淡青微光,与灵枢的青铜符相互感应。
四人依次走进入口,里面是一条狭窄的地下通道,通道两侧的石壁上刻着墨家“兼爱济世”的铭文,铭文间嵌着极细的青铜丝,泛着淡金,与终南山墨家秘境的铭文相似,只是部分铭文旁有宋朝修补的痕迹,显然有人在宋朝时修缮过古迹。
通道尽头是一间圆形密室,密室直径约三丈,中央矗立着一尊三尺高的青铜鼎——这就是镇邪鼎!鼎身刻着墨家矩尺纹与道家太极图,两种纹路相互缠绕,在鼎腹形成一个巨大的“镇”字,鼎身泛着淡金,与灵枢怀中的圣火核心产生强烈共鸣。灵枢掏出圣火核心,核心一离开衣襟,就泛出青金光芒,鼎身的纹路也随之亮起,光芒交织,将整个密室照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就是镇邪鼎!”灵枢激动地走上前,指尖轻轻触碰鼎身,能感受到鼎内蕴含的强大力量,“鼎身完好无损,护鼎阵也没有破损,我们只需将圣火核心放入鼎内,再配合道墨联合阵,就能守住它,不让余孽夺走!”
玄清道长则在密室四周贴太极符,他将符按八卦方位摆放,符面泛着淡金,与鼎身的光芒相互呼应:“这阴阳阵与护鼎阵相互叠加,再加上圣火核心的力量,就算余孽来再多的人,也无法突破阵力,靠近镇邪鼎。”
就在这时,沈念安突然指着鼎底,声音带着惊讶:“师父,您看鼎底!这里有一行新刻的字!”
众人急忙围过去,只见鼎底刻着一行泛着幽绿的字迹,像是用戾气写就,字体扭曲,透着诡异:“三日后,药王诞,总舵至,鼎归我,墨渊醒,天下亡!”
灵枢脸色骤变,袖中的青铜符突然剧烈烫,符面映出一个模糊的人影——那人身着黑袍,脸上蒙着黑色面罩,只露出一双泛着幽绿的眼睛,手中拿着一枚残缺的青铜棺钥匙,钥匙上的纹路与当年墨渊用来开启青铜棺的钥匙一模一样。
“是余孽的总舵领!”灵枢握紧手中的三齿刀,刀背矩尺纹泛着金光,“他已经知道镇邪鼎的位置,还想在药王诞当天,用青铜棺钥匙的力量开启镇邪鼎的封印,复活墨渊的残魂!”
玄清道长的脸色也变得凝重,他看着鼎底的字迹,语气沉重:“青铜棺钥匙能吸收天下戾气,若与镇邪鼎结合,确实能强行开启封印。我们必须在药王诞当天加强防备,不仅要守护镇邪鼎,还要阻止领使用青铜棺钥匙,绝不能让墨渊残魂复活!”
众人立刻返回惠民药局,与李修远商议对策。经过一番讨论,众人决定在药王诞当天分三路防守:灵枢与沈念安留在墨家古迹,守护镇邪鼎,若余孽来袭,便启动护鼎阵与圣火核心;素问与李修远带领药局医者在药王庙为百姓施药,同时监视余孽动向,一旦现异常,立刻用墨家机关螺出信号;玄清道长则带领道家弟子与官府禁军,在药王庙与墨家古迹之间布下三道防线,阻止余孽靠近古迹。
药王诞当天,汴京城南的药王庙热闹非凡。百姓们穿着新衣,手持香烛,前来祈福,庙前的空地上摆满了摊贩,卖小吃的、卖饰品的,吆喝声不绝于耳。惠民药局的医者们在庙旁搭起帐篷,为百姓免费施药、义诊,一切都井然有序,透着太平盛世的景象。
可灵枢袖中的青铜符却突然烫,烫得他指尖麻。紧接着,镇邪鼎所在的密室传来“轰隆”一声巨响——显然是余孽的总舵领带着大批傀儡,袭击了墨家古迹!
“不好,余孽来了!”灵枢大喊,拉着沈念安就往古迹方向跑。远处的汴河旁,雾气突然变得浓重,泛着幽绿,一个身着黑袍的身影在雾中缓缓浮现,正是余孽的总舵领。他手中握着那枚残缺的青铜棺钥匙,钥匙泛着幽绿,与镇邪鼎的方向相互呼应,领正一步步朝着古迹走来,身后跟着数百个泛着黑气的傀儡,像一支来自地狱的军队。
灵枢握紧手中的三齿刀,圣火核心泛着青金光芒,贴在胸口,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他望着越来越近的黑袍领,心中坚定:“今日,就让我们与余孽做个了断,守护镇邪鼎,守护汴京百姓,守护墨家医道的传承,绝不让墨渊残魂复活,绝不让天下苍生陷入浩劫!”
可灵枢没现,黑袍领的袖中,还藏着另一枚泛绿的青铜片,片上刻着“墨渊残魂”四字,片身泛着的黑气与青铜棺钥匙相互呼应;更没现,汴京的地脉突然剧烈颤动,地面隐隐泛出幽绿,与终南山的地脉产生共鸣,终南山青铜棺的震颤声透过地脉传来,越来越清晰,像是在呼应领手中的钥匙,渴望着被开启。
黑袍领站在墨家古迹外,望着赶来的灵枢,出一阵诡异的大笑,笑声在空旷的郊外回荡,让人不寒而栗:“灵枢,三百年了,你还是这么执着于守护!今日,我会用镇邪鼎的力量,复活墨渊大人,让墨家医道彻底断绝,让天下成为戾气的乐园!你就等着亲眼看着你的传承、你的信仰,全都毁在你的手里吧!”
夕阳渐渐落下,汴河的雾气越来越浓,泛着幽绿,像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墨家古迹与远处的药王庙。灵枢握着圣火核心,望着领手中的青铜棺钥匙,心中清楚——今日的战斗,是墨家医道与墨渊余孽的终极较量,胜则汴京安宁,医道传承得以延续;败则天下大乱,苍生陷入浩劫。
镇邪鼎能否在余孽的袭击下安然无恙?灵枢能否毁掉青铜棺钥匙,阻止墨渊残魂复活?药王庙的百姓与医者,能否在素问与李修远的保护下避开戾气侵袭?宋朝的禁军与道家弟子,能否挡住傀儡的进攻?一切,都要等到战斗结束,才能见分晓。而这场跨越唐宋的医道坚守之战,也即将迎来最关键的时刻。
喜欢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请大家收藏:dududu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