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典晚宴在京城饭店举行,何雨柱先直接去了后厨,见到了正在巡视的罗国荣。
“老师,今天忙得过来吗?要不要我帮忙?”
罗国荣乐呵呵的打量着何雨柱,目光尤其在他胸前的奖章上停留了几秒:“柱子,今天可不能麻烦你,你呀,定定心心的用餐。”
“行,有需要就叫我。”
宴会大厅内,何雨柱被安排在了号桌,算是非常靠前了。
同桌的年纪都比较大,基本都是五十岁左右的人,而何雨柱年轻的面庞非常显眼,而更显眼的是他胸前两枚一等功和一枚二等功的奖章。
“小同志,怎么称呼?”
何雨柱微笑道:“朱副院长,我认识你。我是何雨柱,方便面厂的副厂长。”这一位,何雨柱认识,华科院的副院长之一,气象学家。
“哦,哈哈哈,何副厂长,我从我老朋友那里多次听说过你,只是没想到这么年轻。”
“您老是从谁那里听说我的?”
“农院的邬兰樵教授。”
“原来是邬教授,那咱们就不是外人,这段时间我一直和他在一起。”
“嗯,我和他通过电话,听他说了,这家伙现在待在农场是乐不思蜀。何厂长,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同桌的人。”
通过介绍,何雨柱认识了华科院陶庆知副院长、钢总工申松杨、地研所所长刘允中等人。
这些人的消息都比较灵通,可是都听说过何雨柱这个人,对于他做出的贡献都非常认可,所以都比较热情。
申松杨更是高兴的说:“何厂长,说起来我还要感谢你呢。”
“哦?感谢我什么?我应该没帮助过您吧?”
“确切的说,是我要代表钢感谢你呀,你创造的外汇可是解决了我们厂引进设备的大忙,所以要感谢你。”
炼钢需要的设备那费用不是一般的高,以前多次申请,就因为外汇紧缺没有批准,他也没说错,这次能引进设备还真是托了何雨柱的福。
“不用感谢,都是为了国家做事。”
“感谢还是要的,等一会儿我多敬你一杯。”
推杯换盏中,朱副院长说:“何厂长,我给你们个建议。”
“您说?”
“你们农场现在的研究已经出了成果,我觉得你们可以把农场申请为国家的农业研究基地。一旦通过,除了政府的政策、资金的支持外,还能减免税收,可以定向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还方便将科技成果向外推广,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嗯,您老说的对,我回去就安排人申请。”
这确实是个好事,一旦申请通过,农场的地位将会提高,安保性更强。
晚宴结束,何雨柱回到家,时间已经到了夜间点。
“哥,你今天在城楼上都不提前和我说,把我吓了一跳。”
“这不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嘛。”
“是够惊喜的。好多同学都问我原因,我就告诉他们你是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哥,你的奖章再让我欣赏一下。”
任晓旭问道:“师兄,今天没参加游行,好遗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