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看书斋>都重生了谁抢皇位啊 > 第349章 十一月下(第1页)

第349章 十一月下(第1页)

陆瑜很疲惫。

荣归故里,这毫无疑问是个褒义词。

新科状元郎,翰林院修撰,承和大典主编之一,二十岁的从四品知府,二爷党扛把子,东宫大书房常客,御书房红人……

在别人眼里,他是个精明的投机者,是个宠臣,因为他明面上除了状元郎这个身份与修撰承和大典之外,再无别的贡献。

可暗地中,他是十三衙门改制的总策划,是世家大族的掘墓人,是宁魏国战中东宫的重要幕僚。

有很多人只看他面上受到的恩宠,却从未想过他凭什么年纪轻轻身居高位。

听闻陆知府风流倜傥,端的是翩翩俊公子,难道说他是卖勾子上位不成?

对了,他好像还有个风华绝代的妹妹,成了二殿下的侧妃。

江南道新任巡抚陆正狄亦是卖女求荣之辈,陆家父子皆为幸臣。

此类的流言,从来没断过。

陆瑜自是不在乎这些事的,因为他陆家崛起的太过突然,一个天下第八,一个江南道巡抚,一个知府,一个蜀王侧妃。

在众世家纷纷没落的节骨眼上,凭什么陆家蒸蒸日上?

有人嫉妒,有人愤恨,有人暗中使坏。

可真当圣旨入江南,陆瑜作为宣旨大臣回到故乡的时候,偌大的江南道还是热闹了起来。

陆正狄当年的同僚、旧属,陆瑜当年的好友、同窗,江南有名有姓的大家族、名士,江南道的众知府、官员,纷纷慷慨解囊,礼物源源不断地流入金陵陆府与藏雨剑庄。

贺喜啊,为什么不能贺喜?

陆巡抚当时升迁宴都没摆,国战之际,自是要忙于政事,让那么多官员想送礼都没门路。

这会儿,宁魏国战结束,可算是能缓口气了,京里又传来了册封陆家大小姐为蜀王侧妃的旨意,这可不得好好庆祝庆祝?

因此,自陆瑜乘船南下,正式入了江南地界之时,运河与安江都喧闹了起来。

陆瑜与宣旨太监刘建,此时可是天使。

这偌大的船只,上面装的可都是天家送来的彩礼。

没看着船上那么多飞鱼服站着的吗,那可都是蜀王爷的亲卫,官员们可当真熟悉啊,

夏秋之时,江南的官员们可当真没少受这些飞鱼服的折磨,看到那些绣春卫,就仿佛见到地府的索命无常来了。

“陆大人,约莫再有半日,就能至姑苏城了。”

陆瑜立于船头,刘建身着红袍,来到他的身后。

“刘公公这些日子辛苦了。”

陆瑜转过身,向这位红袍大太监点了点头。

“陆大人折煞奴才了,能为二殿下到江南宣旨,是奴才的福分。”

刘建谦卑地笑着。

陆瑜吹着风,大大地伸了一个懒腰:“等到了庄子里,让姑苏给你包个大红包。”

“哎呦,那奴才可提前谢过夫人了。”

刘建又弯了弯身子,很是恭敬。

他是家奴,侧妃嫁过来之后就是主子,主子给的喜钱,自是不能不要的。

刘建宣完旨后,也要随藏雨剑庄一同入蜀,他本就是二殿下的贴身太监,月满宫领太监才是兼任。

想想日后偌大王宫,可任由他呼风唤雨,刘建就忍不住地想笑。

船上,五十余位绣春卫肃穆而立。

总督南下那天,没有带他们走,也没有留下任何命令。

王妃南下那天,带走了一半人,他们这另一半,被王妃安排给了陆大人,让他们作为仪仗,下江南迎亲。

“陆大人,不知陆巡抚大人可曾到了藏雨剑庄?”

刘建问道。

陆瑜颔道:“他告了三天假,已然在庄子里等着了。”

“当日金陵城与陆巡抚大人一别,没想到只过了数月时间,便又再见了。”

刘建略带感慨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