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大乾立国百余年,代代励精图治,可以说是正值鼎盛的时候,兵强马壮,只要有钱有粮,打个鞑靼不说轻而易举,但在提前有了预防的情况下,说一句十拿九稳也不算夸张。
在北地驻守的镇国公是老将了,对鞑靼也非常了解,且皇上还打算将骁勇善战的靖王殿下也派去北地,大臣们对此役就更有信心了。
基于以上种种,现在大乾缺的就是钱和粮,偏偏这两样又是最重要的。
钱和粮食这种东西又不能凭空变出来,所以他们商量、讨论了许久,对怎么筹集粮草一时也没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最后商议来商议去,就想到了几个法子。
第一,从南边调粮。
第二,募捐。
第三,陛下私库。
皇上听到他们居然打起了自己私库的主意,那脸色真是臭得不行,但他又不能说什么,毕竟他是天子,这是他的天下,若是军费当真不够了,他该掏还是得掏。
但这也不影响他对着提出这个法子的户部尚书怒目而视就是了,这个老狐狸,怕是盯着朕的钱袋子很久了。
户部尚书感受到上传来的灼热视线,眼观鼻鼻观心,只作不知。
没办法啊,自他担任这个户部尚书以来,国库就没丰盈过多少日子,他又是个有囤积癖的人,看到国库空了心里就难受,可不就得想法子充盈国库嘛。
大乾官员都知道,陛下的私库最肥了。毕竟那可是自太祖皇帝传下来的,其中单单只是肥皂和玻璃这两样工坊就够陛下赚的盆满钵满了,更别提还有那么多其他产业。
气了一会儿,皇上哼了一声说道:“这几个法子你们认为哪个妥当些?”
户部尚书说:“南边粮仓里的粮食虽然可以调用,但也不能全都调走。”
“南边虽然受灾不严重,且雨水多,估摸着今年也不会有大旱,但今年太冷,长江、黄河化冻后会迎来第一次汛期,得预防着洪水,更何况,大乾不能一点儿存粮都不留。”
他这话说的有理,在场众人都是点点头表示认同。
“多管齐下就是了,南方调粮,募捐都可一试。”内阁辅说道。
皇上到底年岁上来了,这么熬了一通也快到极限了,见事情再讨论不出个一二三四五来,干脆地下令:“那便依众卿所言,按照这些日子商议的去办吧。”
“朕明日便命靖王即刻启程边城去与镇国公汇合,至于去南边筹措粮草一事便交给睿王,齐王代替朕出巡庆阳等地赈灾。”
皇上一下子把朝中三位皇子都派了出去,大臣们都看不出皇上的意图,难道是立储的考验?
底下众人面色各异,但都没有再说什么,纷纷行礼告退:“臣等告退。”
送走了一众大臣,皇上也没闲着,唤来帮忙拟旨的翰林学士,把这些天商议的事情一项项拟成圣旨,等着明日早朝当众宣读。
想到林弈,皇上还想拟一份封赏的旨意,他打算晋封林弈为侯爵。
不单单是因为这次雪灾他立功了,还有从他的皇庄和辽阳府等地传来的丰收和实验消息,这证实了林弈之前交给朝廷的尿素、化肥、农药等等东西都是切实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