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直安静坐在旁边听着大人们说话的陈中华,突然冒出一句:“那赵叔叔以后就是小姑父了吗?他会给我买小人书吗?”
少年人的关注点总是比较直接。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气氛更加轻松。
陈瑞华也跟着起哄:“还有我!我要吃大白兔奶糖!”
“买!都买!”陈小雪被侄子们闹得脸红,笑着保证。
笑过之后,陈妈像是想起了什么,叹了口气:“小雪这算是定了。
就是小雨那丫头,心气高,给她介绍了好几个,她都看不上,非说要什么……
灵魂共鸣?这词儿听着都新鲜!”
她语气里带着对二女儿的一丝无奈和操心。
陈小满宽慰道:“妈,小雨还小,不急。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她在街道工厂干得也不错,让她自己慢慢遇,找个合心合意的更好。
咱们别逼她。”
“你哥说得对。”陈爸也话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咱们那老一套,现在不时兴喽。”
话题又从儿女婚事,慢慢转到了外面的世界上。
陈妈压低了点声音:“说起来,这一个月,外面好像真不一样了。
我听前院老刘家的说,她家有个远房亲戚,以前插队出去的,最近好像有信儿说能办回城了?就是回来也没工作,愁人。”
陈爸点点头:“是啊,回来的知青越来越多,街道安置的压力大啊。
不过政策是松动了,总比窝在乡下强。”
陈小满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他知道,知青返城潮只是开始,随之而来的就业、住房等等问题会逐渐凸显。
但这同样是时代前进必然伴随的阵痛。
安雨琪轻声说:“幸亏咱家小雪小雨那时候……”她没说完,但意思大家都懂,幸亏陈小满当年想办法给妹妹们找了工作,避免了下乡。
陈小满只是淡淡笑了笑,没居功。
他的目光掠过父母欣慰的脸,妹妹羞涩幸福的脸,妻子温柔的脸,和儿子们稚嫩却无忧无虑的脸,心里那份守护家人的满足感愈充盈。
窗外,号院里,似乎传来秦淮茹喊棒梗回家吃饭的声音,还有傻柱那句标志性的、似乎永远中气十足的回应。
这些声音,曾经是烦恼的背景音,如今听来,却更像是这个时代、这个院子里生活的一部分,带着一种嘈杂却真实的烟火气。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逐渐变为橙红。
陈小满一家起身告辞。
“爸,妈,我们回去了。”陈小满说着。
“爷爷奶奶,我们走啦!”中华和瑞华也跟着说。
陈妈送到院门口,还在念叨:“常回来吃饭啊!下次让小雨也把她对象带回来看看!”她已经开始期待下一个了。
走在回号院的短短路上,安雨琪挽着陈小满的胳膊,轻声说:“真好,看着小雪找到合适的人。”
“嗯。”陈小满点点头,“都会越来越好的。”
他抬头看了看天空,秋高气爽,一片湛蓝。
改革的春风已经吹起,或许还会遇到倒春寒,但大地回温的趋势已然不可阻挡。
他的家庭,如同无数个中国家庭一样,正在这时代的浪潮中,稳稳地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而他要做的,就是继续当好这个掌舵人。
喜欢觉醒系统:四合院里享受生活请大家收藏:dududu觉醒系统:四合院里享受生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