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大哥离世以后是谁继承的皇位?天幕也没说,按理应该是雄英,也不知道是不是他顺利继位?
朱元璋瞧着儿子们神思不属的样子,呵道:“都想什么呢?担心孩子不成,不然都叫来应天?”
众人闻言都怔愣住了,父皇这是什么意思?要将事情摆在明面上?
朱橚(su?):“父皇,儿臣们需要一直留在应天府吗?这样的话儿臣有许多书籍需要搬过来。”
朱元璋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你们想一直陪着咱与你们母后吗?”
朱棡(gang):“父皇,儿臣愿意在应天府尽孝,只是不需要防北元了吗?”
朱元璋:“朕准备攻打北元,这次将你们叫回来也有这个原因,天幕放了世界舆图,世界那么大,朕想问问你们的想法。”
他们还真将这件事忘记了,看来父皇准备攻打北元后,再削藩,现在给他们选择的机会。
削藩之后还可以打下别的小国,成为藩王。
他们没得选择,他们不想留在应天府跟大哥争,还不如去远一些的地方,潇洒自在。
朱棡(gang):“儿臣愿意打下别的国家,一心治理那个地方?不知父皇心里可有给儿臣们做好分配?还是儿臣自己选择?”
朱橚(su?):“儿臣想去草药资源丰富之地。”
朱樉:“有金山银山那个岛需要藩王吗?儿臣愿意去。”
朱棣:“等大明占据北地以后,儿臣愿意成为北地边境附近国家的藩王。”
朱元璋没想到这些儿子都没有愿意留在应天府的,难不成以进为退?
朱标不意外弟弟们的选择,他们当藩王自由自在习惯了,留在应天府能有什么好处?还会时刻被父皇监视着。
排在前面的弟弟都是自己一手带大的,除了四弟有几分帝王之资,其他弟弟都不是这个料。
他们不愿意和自己争,朱标很欣慰,只是接下来父皇准备怎么办呢?
其实父皇要是不愿意自己再继续做太子,大不了他也出去占据一个小国做藩王。
只是自己若辞去太子之位,父皇立太孙吗?雄英还没有长成,还看不出能力如何,他这时候不能退。
朱元璋:“你们说的朕会考虑,都先回去一个月内处理好藩地之事,然后去北边帮着老三、老四征战北元。”
“儿臣等遵旨。”
福临平时也不关注女儿们的教导,天幕倒是给了他启。
蒙古不断送格格过来膈应自己,他可以可以将女儿教导的很优秀,渗透蒙古势力。
不过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皇额娘管理后宫,宫里有什么风吹草动瞒不过她。
要么将皇额娘支出皇宫,要么将女儿们送出宫教导。
得想想怎么做才不会打草惊蛇?
胤褆:“皇阿玛挺会为他自己考虑的,一看天幕放出来的画面不对,就躲起来不看。”
胤褆真是佩服自家皇阿玛能忍,要是自己肯定忍不住好奇想看。
胤?:“逃避也没用,皇阿玛肯定忍不住好奇,迟早会知道,别到时候更气。”
别到时候来个大的气到中风,那时候……呵呵……就搞笑了。
胤祉:“你们就不能先担忧皇阿玛吗?皇阿玛气到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胤禟阴阳怪气:“就三哥最孝顺,那您去皇阿玛寝宫给他讲讲呗!让他别生气,有什么好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