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搭个棚子,像暖房一样?”有见多识广的老农似乎想到了什么。“对,就是这样的!”阮玲珑肯定道。“我们可以叫它‘大棚’,利用这个‘大棚’来达成抗寒保温的效果。虽然成本会高一些,但如果成功了,我们一年四季都能有新鲜菜吃,寒瓜也能避开霜冻,长得更好。甚至……冬天也能种出夏天的菜!”“大棚?冬天种夏天的菜?”这个前所未闻的想法,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农户们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他们看着阮玲珑,眼神充满了惊奇和疑惑,但更多的是被点燃的希望之火。裕民夫人总能带来奇迹,这一次,她说冬天也能种夏天的菜。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又让人忍不住心生向往。92民心◎周衡昌沉吟片刻,多问了一句:“阮玲珑家中,如今都有些什么人?”◎就在阮玲珑带领着平安镇及周边农户,热火朝天地研究和搭建第一批试验性质的“保温大棚”,试图在日渐寒冷的秋末初冬里守护那些娇嫩的瓜苗和蔬菜时,万里之外的京城皇宫,周衡昌派去给徐闻道传递消息的暗卫回京了。“启禀陛下,神医徐闻道正好在平安镇,且已与赵铮相认。赵铮确为其亲外孙无疑。”暗卫的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内响起。周衡昌揉了揉又开始隐隐刺痛的太阳穴,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他沉吟片刻,多问了一句:“阮玲珑家中,如今都有些什么人?”“回陛下,除其夫赵铮外,常住者便是神医徐闻道。此外,还有一位妇人,据说是徐神医在□□年间救下的,因其身体孱弱且无依无靠,便被阮玲珑认作干娘,一直留在身边照顾。此妇人深居简出,极少露面,只在家中打理些杂务。”暗卫的回答清晰而详尽。“干娘?”周衡昌低声重复了一句,挥挥手让暗卫退下。御书房内重归寂静,唯有烛火摇曳。头痛似乎又加重了几分,针扎般的痛感让周衡昌眉头紧锁。阮玲珑那双清澈坚定,仿佛能洞察世事的眼睛,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她处理程家一事展现出的果决、智谋和不畏权贵,让他明白,此女性情刚烈,自尊心极强,最厌恶被人暗中窥探或操控。因此,即便周衡昌心中对这位屡创奇迹,带来无数惊喜的裕民夫人充满了好奇和欣赏,甚至有着莫名的亲近感,他也始终恪守着一条无形的界限。他没有往她身边安插任何一个探子,更没有派出暗卫进行所谓的“保护”。周衡昌深知,以阮玲珑的敏锐,一旦发现蛛丝马迹,那份来之不易的信任与联系将瞬间崩塌,再无修复的可能。这念头,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可笑。他分明是大周的帝王,手握生杀予夺大权,天下万民皆在其掌握。可偏偏对这位出身乡野的年轻妇人,他却如此小心翼翼,甚至……有些患得患失。“真是奇怪!”周衡昌苦笑一声,抬手按着额角缓解刺痛。但细细想来,似乎又理所当然。阮玲珑身上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特质:纯粹而强大。她像一轮小小的太阳,不仅温暖和照耀着她身边的小世界,更将那份光芒和力量,通过良种、新的种田方法,辐射到了整个大周。阮玲珑有任何好东西,无论是高产的粮食,还是甘甜爽口的寒瓜,她从未想过独占奇货以牟取暴利,而是第一时间想着分享给自己、推广开来,让更多老百姓受益。这种胸怀和格局,是那些只知囤积居奇、鱼肉乡里的豪强富户永远无法企及的。就好比这寒瓜,周衡昌很清楚,在阮玲珑之前,并非无人掌握种植技术。但那些拥有技术的富户,想的只是如何让它成为奇货可居的贡品,如何卖出天价,何曾想过让这甜蜜的果实飞入寻常百姓家?唯有阮玲珑,视种植技术为公器,倾囊相授,惠泽乡邻。周衡昌踱步到窗前,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清冷的月光洒在他布满疲惫的脸上。他心中的念头越发清晰:等手头几件最紧要的朝务处理完毕,自己一定要亲自去一趟平安镇。去看看阮玲珑那传说中亩产惊人的粮田,去看看她如何用“大棚”在冬日里种出绿意,去亲口尝尝她种出的、让暗卫都赞不绝口的寒瓜……周衡昌更想亲眼看看,那个让阮玲珑放弃京城优厚条件的平安镇,究竟是何等模样。——————平安镇,新的裕民山庄终于落成。历时三个多月,从金秋奋战到初冬,在赵铮的统筹调度,各种工匠的巧手营造以及众多老百姓的辛勤建造下,新的裕民山庄赫然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