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珑站在裕民山庄的高处,望着远处那条在冬日里延伸、逐渐变得平整宽阔的道路雏形,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条路,不仅连接着平安镇与外面的世界,更承载着无数人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而她,正亲手参与着这份希望的铸造。经历了末世的种种艰难后,阮玲珑只想吃饱穿暖,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下过好每一天。95有喜◎一股以往从未在意的、浓烈的蛋腥味,此刻却异常清晰地钻入阮玲珑的鼻腔,瞬间勾得她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这个冬天,对于平安镇的老百姓而言,是记忆中少有的温暖。凛冽的寒风似乎被一种无形的暖流所驱散,人们脸上少了往昔冬日里常见的瑟缩与愁苦,取而代之的是红润的气色和忙碌的身影。吃饱穿暖,是这份温暖的基石。阮玲珑名下的庞大产业如同一台精密的引擎,持续不断地为镇子注入活力。养殖场需要照料牲畜、清理圈舍的雇佣工;加工作坊里,红薯变成粉条、豆子磨成豆腐豆浆、禽蛋被精心腌制;肥料厂和农药厂日夜运转,将各种天然原料按比例混合、封装;广袤的田地里,大棚需要精心维护,越冬作物需要照看……这些,都为平安镇的青壮年提供了大量稳定的工作机会。更令人称道的是阮玲珑引入的“绩效管理”。工钱与完成的工作量、质量直接挂钩,多劳多得,赏罚分明。裕民夫人的公正和慷慨有目共睹,她为平安镇带来的改变更是深入人心。因此,雇佣工中极少出现偷懒耍滑、滥竽充数的现象。大家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干活格外卖力。偶尔有人想偷点小懒,不等管事发现,身边的工友便会善意提醒甚至直接举报。良好的风气在阮氏产业中蔚然成风。再加上轰轰烈烈的修路工程,整个平安镇如同一个巨大的蜂巢,在冬日里依然热火朝天地运转着。人们不再蜷缩在家中“猫冬”,而是纷纷走出家门,投入到各种劳作中。汗水驱散了寒冷,忙碌带来了充实,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这种活力也深刻改变着平安镇的面貌。镇上的主要街道和通往各村的要道,都在按阮玲珑的方案进行改造。三合土夯实的新路基日渐成型,平坦宽阔。为了方便行人和客商,道路沿线合适的位置,修建起了干净整洁的公共厕所,镇上的卫生环境大为改善。平安镇的客栈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甚至有人嗅到商机,修建了专门用来短期存放货物的仓库。街头巷尾,再也看不到游手好闲的混混,取而代之的是步履匆匆、脸上洋溢着希望笑容的老百姓。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干劲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平安镇。当春风终于吹绿了柳梢,平安镇规划内的所有道路改造工程,竟奇迹般地在寒冬里全部按时完工。一条条平整坚固、雨天不再泥泞的道路,如同金色的纽带,将平安镇与外界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卢县令激动万分,他没有动用朝廷一分一毫的库银,全靠阮玲珑的巨额投入和平安镇富户乡绅的慷慨捐助,便完成了这项利在千秋的伟业!他特意自费请来能工巧匠,在镇口最显眼的位置,立起了一块高大的“功德碑”,上面镌刻着所有捐资捐物者的姓名,阮玲珑的名字自然位列榜首。阮玲珑的产业版图也在持续扩张,随着养殖场规模的扩大,禽蛋产量激增。阮玲珑适时推出了两种耐储存的蛋制品:皮蛋和咸鸭蛋。皮蛋那独特的墨绿色溏心、晶莹的松花纹路、以及醇厚特殊的口感,很是惹人喜爱。咸鸭蛋那流油起沙、咸香诱人的蛋黄,一经推出,立刻俘获了众人的味蕾,在市场上获得了空前的好评。徐闻道尤其钟爱咸鸭蛋,每日清晨一碗白粥配一个流油的咸鸭蛋,是他雷打不动的享受。文静则偏爱皮蛋瘦肉粥,那滑嫩的皮蛋丁与咸鲜的肉丝融合在绵密的粥底里,暖胃又暖心。为了迅速打开这两种新品类的销路,阮玲珑再次展现了她的“点金手”。她将精心整理的十几道皮蛋、咸蛋菜谱,无偿赠送给各大酒楼。皮蛋可以制作成:凉拌皮蛋、青椒炒皮蛋、皮蛋豆腐、皮蛋胡瓜汤、皮蛋炖肉等。咸鸭蛋更适合用来调味,比如咸蛋豆腐煲、咸蛋炒饭、咸蛋焗南瓜、咸蛋黄酥、咸蛋黄炒玉米粒等。这些菜谱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巨大的涟漪。皮蛋和咸鸭蛋从佐餐小食,一跃成为酒楼饭馆的热门食材,需求量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