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极宫前。
禁军甲胄鲜明,肃立如林。文武百官身着朝服,依品阶列于殿前,人人脸上都带着几分难掩的激动与期盼。
李承乾站在百官之,小小的身躯穿着一身朝服,更显单薄。他挺直了脊背,努力做出储君应有的沉稳模样,但那双紧紧攥着、指节泛白的小手,却泄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与期盼。
忽然,广场中央的空地上,空气毫无征兆地扭曲起来,一道裂缝凭空撕开,幽深的光芒流转不定。
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
下一瞬,一道身影从中缓步走出。
他身着一套暗金色的山文甲,甲胄上的纹路在晨光下流淌,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每一步都沉稳如山。
“唰!”
禁军动作整齐划一,持戟、举旗,声浪如雷。
“恭迎陛下归朝!万岁!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冲天而起,震得殿宇檐角的铜铃嗡嗡作响。
文武百官亦随之俯身下拜,李承乾领着众人,声音清亮还带着一丝颤抖:“儿臣(臣等)恭迎父皇(陛下)回朝!”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那份因离别而产生的空洞,被这股熟悉的敬畏与忠诚稍稍填满。他抬了抬手,声音沉稳:“诸公免礼,平身。”
随即,李世民的视线在人群中搜寻,很快现,大臣的队伍里,似乎少了几个熟悉的身影。
他心中一动,立刻想起了前夜承乾向他禀报的要攻打吐蕃之事。他看向自己的儿子,现承乾虽然紧张,但眉宇间却多了一丝果决。
看来,这段时间,这孩子当真成长了不少。
而且,他选的人,侯君集,李道宗……都恰到好处。
李世民心中欣慰,当即开口问道:“君集与承范,可是已经出了?”
杜如晦立刻出列,躬身答道:“禀陛下,侯将军与李将军正在清点粮草军械,预备月后出征吐谷浑。”
李世民点了点头,转头看向李承乾,伸手揉了揉自己儿子的小脑袋。
“承乾,这段时间做得不错。”
李承乾脸上瞬间泛起红光,喜悦几乎要溢出来,却还是努力保持着储君的仪态,低声说道:“是诸位大臣辅佐得好,儿臣不敢居功。”
看着儿子这副小大人的模样,李世民心中既是欣慰又是心疼,不由朗声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数道夺目的金光自天穹洒落,精准地落在广场的空地上。光芒之盛,竟让众人下意识地眯起了眼。
待金光散去,原地出现的景象,让整个太极宫前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见那空旷的场地上,一袋袋鼓鼓囊囊的麻袋堆积如山,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粗略看去,怕不是有成百上千袋!
“这……这莫非就是……”房玄龄嘴唇哆嗦着,眼睛瞪得像铜铃。
此刻,别说文武百官,就连李世民自己都愣住了。
今越和幼微只说准备了些种子,可……这叫一些?
“这……”
“天啊!”
短暂的死寂后,人群中爆出压抑不住的惊呼。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两人再也顾不上朝堂礼仪,提着官袍下摆就冲了过去。
“快!快数数!”房玄龄的声音都在颤。
就连一向稳重的魏征闻言后,也快步跟上。
他冲到近前,一把解开一个麻袋,将手伸了进去,抓出一把饱满的麦粒,将麦粒凑到眼前,激动得浑身抖。
“天佑大唐!天佑大唐啊!”
随即,魏征又直接扑到一座麻袋山上,手脚并用的开始清点:
“一、二、三……十!这一排就有十袋!”
“一、二……十!这一列有十排!”
“陛下!陛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