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间,雁门关战事互有攻守,局势尚属平稳,蒙古并未占得明显优势,这让弘武帝稍感宽慰。
眼看冬季将至,蒙古届时亦不得不撤兵。
大明宫内,养心殿中。
张廷玉说道:“陛下,只要熬过今年,待明年新粮入库,我们便无需再畏惧蒙古的侵扰。
倘若他们胆敢再次犯边,到时定会集结大军给予他们深刻教训!”
陈廷敬等人随声附和。
英国公李泰皱眉道:“陛下,据可靠情报,蒙古已几乎统一漠北,其野心昭然若揭。
我国与蒙古之间,终有一战,还请陛下早作准备。"
卫国公邓达也道:“陛下,英国公所言极是!”
户部尚书刘唐反驳道:“两位国公是否言过其实?蒙古虽强,但我朝城池坚固,又何惧之有!”
邓达冷笑一声:“无知!”
刘唐闻言面露不悦。
弘武帝轻咳一声道:“两位爱卿勿须争执。
蒙古不可轻视,若在野外遭遇失败,即便城池也难以久守。
现北辽
;平定,可调五万铁骑入京以防万一。"
“陛下英明!”
宁国府偏院翠兰院里,秦可卿倚窗而坐,望着窗外。
自从贾珍父子出事后,贾环接管宁国府,秦可卿与婆婆尤氏便在此处居住,衣食无忧,生活惬意。
对此,两人对贾环心存感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贾环仪表堂堂,年少即获侯爵之位。
每每见到贾环,秦可卿便心神不定,内心如同小鹿乱撞。
这样的少年,哪个少女不会心动,更何况秦可卿年纪尚轻。
秦可卿暗自叹息命途多舛,若是能嫁给这样的人物,即便一死也是值得。
正感慨之时,屋外宝珠慌忙闯入道:“奶奶,大事不好了,老爷因钟大爷与一尼姑之事气得吐血昏迷。"
秦可卿惊得站起道:“父亲可还好?”
虽非秦业亲生,但她对这个弟弟十分疼爱,没料到秦钟竟做出如此不堪之事,还连累了父亲吐血昏迷。
宝珠摇头道:“不知详情,只传至二门,具体如何奶奶回去一看便知。"
秦可卿难得外出,只能去后堂找贾环。
刚到院门,见小吉祥与小幺儿玩耍,便问:“叔叔在府中吗?”
小吉祥认出是秦可卿,笑道:“三爷在屋里,婶娘自己进去吧。"说完又继续玩闹。
秦可卿入内,见贾环躺在摇椅休息,晴雯在一旁给他捶腿。
晴雯见秦可卿进来,站起身说:“婶娘来啦,请坐。"
贾环听见声音知是秦可卿,勉强起身道:“侄媳妇有何事?”
秦可卿脸微微发红,因家**了尴尬事,一时难以启齿,低声说道:“叔叔,我父亲病危,我想回家看看。"
贾环一听便明白,秦业恐怕时日无多,笑着道:“速回去吧,有难处尽管来找我,晴雯给你派些人护送。"
秦可卿感激道:“多谢叔叔,我即刻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