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看书斋>旧城暮色迟 > 第326章(第1页)

第326章(第1页)

收拾好一开门,看他长姐站在外面,拿的是他前些时候送的那副字。“等把二舅舅送回浔城了,你就要回法国了吗?”欢儿笑问。他点头,又皱眉:“长姐你有话想说?”“没有,只有几个问题想问。”欢儿摊开那副字。“什么问题?”“思与安,何意?”承儿轻笑:“这个问不住我,三叔与我讲过,宁放心中一世思念,莫忘孟家百代安宁。”“那思安呢?”“居安思危。”“不错。”欢儿点头,“我再问你,承与欢,何意?”“传承,欢心?”“那承欢呢?”“这就很简单啦,承欢膝下啊!”承儿笑道,这话脱口而出。而话音渐落,他忽然反应过来,慢慢地收了笑容。来时花满路流水叮咚,春草渐绿。听闻城外的战火已慢慢止息。有木匠正在浔城城门上修那个亭子,艳丽的红顶刚刚做好,俯身远眺,这木匠笑与旁人道:“那是孟先生回来了吗?”其他几人停下手中的活,随着他的目光往前看去。清晨的城门刚开,阳光初洒,在来路上摇曳一地的金光,照在行人身上洗去了满身风雨,城门前那片荒地上被青草覆盖,嫩绿中开出各色的小花,南大街上杨絮在风中翩舞,若下了一场和煦的雪。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有钱又闲着无聊的程首富在路中间铺了红毯,夸张地从南大街的头铺到了尾,引得道路两旁的人们纷纷驻足回首,或惊或喜看着远方的人从红毯上徐徐而归。年轻的人们不大认识他,忙着跟年长的前辈们讨教,而打听到了他的名讳,立刻露出久仰大名的神情。岁月留下印痕,浔城却还一如往昔。孟家的朱红色大门上,那牌匾仍未挂起,可也有人注意到,旁边的杂草已被修整过,里面什么都没有。等待的人倚门而望。魂牵梦萦的脸近在咫尺,繁华落幕风渐清明,此间相望一如初见,多少年的思都隐在了相拥的臂弯中,阔别已久的珍宝终得再度揽入怀抱,物已非,人还在,纵岁月忽晚,亦生平所幸。今夕何夕,共此烛光。天明,院中时有鸟鸣,惊扰了有情人的清梦。他们披衣而起,听承儿说,门外有很多人,带着各式各样的礼物,要来贺孟先生夫妇归家。孟先生浅笑:“替我们婉拒了吧,莫要他们破费。”承儿心中有数,出门应承了一番,却又得回来对他们道:“其他人好打发,但西园的几位前辈坚持要来见您。”怀安点头:“西园是要过去一趟的,他们该选一个正式会长出来。”“对啊。”承儿微带抱怨,“我上一趟来,他们听说我是您的儿子,还想让我来做这个会长,您说说,这艺博会怎么搞的还像传宗接代一般,您可千万别把这位置安排给我了。”怀安原本也没往这方面想,然而听承儿这般说,却还是愣了一下:“你马上要回法国了是吗?”“我……”承儿看向父母,看他们发已花白,多看一眼就少了一眼,他踌躇了一会儿,挪逾道,“还不确定时间,我先跟那边的朋友联系一下。”“好。”两人未多说,去与留,都是他的自由。从西园出来已是下午,西园艺博会正式交给了一位年轻的后生,那后生字画堪称一绝,不过对瓷艺兴趣不大。入夜,思卿将厚厚的一册书拿出来,那是在上海这些年辛苦编写出来的教材,孟家的传统瓷绘,后来他们夫妻二人经过改良与创新的数据,思卿当初记在脑子里,他夫妻二人牺牲三十余年相聚而保护下来的技艺,全都在这教材中了。“这些年我始终在想你当年说过传承万家的事情,一直等你回来做决定。”思卿对怀安道,“邓幕帮我申请过书号,随时可以发出去,但发不发,由你来决定。”这教材上事无巨细,是孟家数百年积累的心血,也是他们毕生的研究,发出去,那就是公之于众告知世人,让所有想做这些瓷艺的人都可以去做,如此,这些技艺就不再是孟家专属,孟家名号很快就会不在了。怀安翻着那书本,还未说话,但听承儿敲门进来。承儿面色沉重,笔挺地立在他们面前。怀安微微一叹:“你是来告别的吗,要走了?”承儿咬咬牙,抬头:“不,我决定了,我不走了,我要留在这里,陪在您们身边。”两人相对一望,都有些惊讶。承儿义正言辞解释道:“我得肩负起孟家的责任,我应该为您二位养老送终,三叔他一生都想回来,他前半生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具体是什么我不得而知,可后半生完全是为了迁就我,保护我而耽搁了,是我对不起他,如今我不能再一走了之对不起你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