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兰洗了个澡,试图冲掉这些纷乱的思绪。出来时现手机上有陈浩来的消息:“妈,我们到家了。今天辛苦啦!小雯特别开心,说您是世界上最好的阿姨。”
后面跟着个可爱的表情包。
她的心突然软了一下。也许真是自己想多了?儿子只是粗心,不是不爱她。
第二天是周末,陈浩照例回家吃饭,不过这次是一个人。“小雯和闺蜜逛街去了。”他解释说,很自然地从冰箱里拿出半个西瓜,挖了一大勺吃掉,“妈,这西瓜甜,您吃不吃?”
又来了。“你吃不吃”这三个字。
李秀兰终于没忍住,状似随意地问:“如果我说吃,你会给我挖一勺吗?”陈浩愣了一下,突然笑了:“妈您今天怎么了?当然会啊。”说着真挖了一勺递过来。
李秀兰接过勺子,西瓜很甜,凉丝丝的,但她心里还是堵着什么。
“儿子,”她尽量让语气轻松,“你记不记得小时候,有什么好吃的,你总是第一个往我嘴里塞?”陈浩一边刷手机一边点头:“记得啊,那不是小时候嘛。”
这话像一根细针,轻轻刺了她一下。
“现在长大了,就不记得妈妈爱吃什么了?”她半开玩笑地说。陈浩终于抬起头,有些困惑:“妈,您今天是不是不舒服?我怎么会不记得您爱吃什么?您爱吃鱼眼睛、鸡爪子、西瓜心最讨厌吃芹菜和胡萝卜。”
他一口气报出一长串,准确无误。
李秀兰愣住了。原来他都记得。
“那为什么现在总是问‘你吃不吃’?而不是直接分给我?”她终于问出了口。
陈浩放下手机,表情认真起来:“妈,那是因为我觉得您是我妈妈,但也是独立的人啊。我不能替您做决定吧?万一您不想吃呢?万一您在减肥呢?小雯说,这是尊重别人的选择权。”
李秀兰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原来,在儿子看来,这是尊重的表现。而在她看来,这是生分的开始。
那天晚上,李秀兰失眠了。她想起自己的婆婆——陈浩的奶奶。老人去年去世前,曾拉着她的手说:“秀兰啊,做母亲的,最终都要学会退出。儿子长大了,就有自己的日子了。咱们得认。”
她当时不明白,现在却仿佛懂了。
又一周过去,陈浩带着小雯再次回家。这次李秀兰心态平和了许多,虽然听到那句“妈,你吃不吃”时,心里还是会轻微地揪一下。
饭后,小雯主动帮忙切水果。李秀兰看见她仔细地把芒果切成小块,插上牙签,先端给老陈,再给她,最后才是她和陈浩。
“阿姨,您尝尝这芒果,特别甜。”小雯笑着说,眼睛弯成月牙。
李秀兰忽然问:“小雯,你在家也会这么问爸爸妈妈‘你吃不吃’吗?”
小雯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不会啊,我都是直接塞我爸嘴里,他嫌我手脏我也塞!”说着自己先笑起来,“但您不一样嘛,陈浩说要有分寸感,不能太随意。”
李秀兰的心突然被触动了。原来,儿子不是生分了,而是在用他认为正确的方式尊重她。
那一刻,她心中的郁结突然释然了。
送走年轻人后,李秀兰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八十岁的老母亲耳背,她不得不大声说话:“妈,您想吃点什么?下周我带去看您。”电话那头传来笑声:“什么都行,你买的我都爱吃。”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李秀兰眼眶热。她突然意识到,在母亲面前,她何尝不也是那个问“你吃不吃”的女儿?每次回家前都要打电话问母亲需要什么,而不是直接买好带去。原来,她也无形中划下了那条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世代更迭,角色轮转,每个母亲都要经历这样的时刻——从孩子的全世界,退居到世界的一角。
周末,陈浩一个人回家时,李秀兰正在包饺子。她故意说:“我包了你最爱的韭菜虾仁馅,不过小雯好像对韭菜过敏?要不我给你装点生的带回去煮?”
陈浩洗了手过来帮忙:“不用,我在这儿吃够就行。小雯说了,不能老是往家拿东西,好像我是没断奶的孩子。”
李秀兰的手顿了一下。
陈浩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放下饺子皮,认真地看着她:“妈,我知道您可能觉得我有了女朋友就疏远您了。但其实我只是想表现得成熟一点。小雯家特别讲究界限感,她父母从来都是互相询问,不替对方做决定。我觉得那样挺健康的。”
他继续包饺子,手法笨拙但认真:“我永远都是您儿子,这一点永远不会变。只是表达方式可能和以前不一样了。”
李秀兰望着儿子,忽然现他的眉眼间已经有了男人的轮廓,不再是那个举着冰棍往她嘴里塞的小男孩了。
她笑了笑,把一勺馅料放在他手中的饺子皮上:“知道了。来,帮我把这些包完,一会儿煮好了你先吃。”
这一次,她没有问“你吃不吃”。
饺子出锅时,李秀兰直接盛了一大碗放在儿子面前:“吃吧,专门给你包的。”陈浩咬了一口,烫得直哈气,含糊不清地说:“好吃!妈您最好了!”
那一刻,李秀兰忽然明白:爱的形式会变,但爱本身不会。从亲密无间到相敬如宾,不是疏远,而是关系的自然演进。就像河流入海,从激流到宽广,都是同一种水,只是形态不同罢了。
晚上,她给儿子装了一饭盒饺子:“带回去,明天早餐煎着吃。给小雯也尝尝,如果不过敏的话。”
陈浩接过饭盒,突然张开手臂拥抱了她一下:“谢谢妈。”
门关上了,李秀兰站在安静下来的客厅里,忽然一点也不觉得孤单了。她拿起手机,给母亲了条微信:“妈,明天我去看您,给您带刚包的饺子。”
很快,母亲回复了:“好,多带点,你爸也想吃。”
后面跟着个笑脸表情。
李秀兰笑了,她决定不再纠结于那句“你吃不吃”。因为无论问或不问,爱都在那里,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
就像那串葡萄,无论是否被询问,它始终是甜的。
喜欢我的故事里有你请大家收藏:dududu我的故事里有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