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盛天下,新皇登基,改年号为盛安。
事毕,群臣退去,颜丹青正式移居帝盛宫。
颜瑜、宁云溪离开密室,前来恭贺颜丹青承继帝位,并商榷公示瑜旨的时间。
听罢他们见解,颜丹青提出异议。
“你们在意顾爱卿感受,推迟册立帝后大典,朕可以理解,毕竟,得他关爱,受他恩情,你们把他视作家人,难免心有不忍。”
“但,保他声誉,全他帝王尊荣,决计不可,朕不同意。”
“庄爱卿,正是料到你们会心慈手软,才英勇赴去。他的态度,显而易懂,绝不原谅家族仇敌、月盛佞臣。”
“顾爱卿待我们不薄,按说,我们应该知恩图报。然而,我族掌权天下,行事,岂能不顾黎民苍生?”
“顾爱卿在位期间,恶积祸盈,罄竹难书,宽恕他,形同?残民害理?,对不住无辜殒去之人,对不住芸芸受难之众。”
“朕认为,必要借着庄爱卿一事,彻查方族旧冤,恢复方仁舒臣籍,为方族众人平反,以安众卿在天之灵,也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颜瑜问。
“大皇兄之意,务必严惩顾爱卿?”
颜丹青目意坚定。
“嗯。”
“顾爱卿疾痛已愈,摒除恶念,心怀忠义。朕想,他不会反对,说不定,他还会主动上奏,请旨降罪。”
他转眸,问于弟媳。
“溪儿,有何高见?”
亲情,恩情,纠结在心,宁云溪左右为难。
“呃……”
这时,宫人传话,前太尉顾大人,于顾太尉府,自戕。
宫人呈上顾孟祯遗书,依颜丹青命令,恭然退下。
突闻噩耗,三人尽皆悲伤,沉默不语,缅怀哀思。
顾孟祯写下许多遗书,致庄韶、致颜瑜等等,诉说难于启齿之心声,交代诸事,尽量不给生者留下麻烦。
致颜瑜书中,顾孟祯述明,必需重查旧事,切莫辜负方之玄高义。他写道,与其博得虚假美誉,自欺欺人,流芳百世;不如身败名裂,遗臭无穷,成千古佞臣,被万世唾弃,以赎生前罪过。做错事,理应受到惩罚,不该逃避罪责。
缓和心情,重归平静,三人继续讨论如何处置顾孟祯,意见不同,争论不休。
庄韶闻知兄长逝世,入宫求见颜丹青,上请,为顾孟祯改籍,做为庄哲养子、庄韶长兄,籍入庄族。
颜丹青准奏。
完成顾孟祯心愿,庄韶再请,彻查旧事,依律令,从重处罚顾孟祯,以慰方之玄等人英灵。
仔细商榷,完善个中细节,颜丹青准奏。
庄哲夫妻,早年亡故,方仁舒暗暗设计,送他们归京厚葬。庄韶请旨,准他安排兄长身后事,与庄哲夫妻合葬,一家三口,于异世团圆。
颜丹青允之。
尹司台,尹司相滕予儒负责重查旧案,很快有了结果,包括宁暄枫弑君之举,也给出合理解释。
顾孟祯,因罪恶滔天,身败名裂;宁暄枫,因舍身为主,功垂竹帛。
方族大计,公示天下,方仁舒恢复臣籍,受封王主,谥号仙娥。
方之玄、庄韶双双恢复身份,回归本家。
蛰伏敌营,功不可没。颜丹青追封方之玄,为王爵,谥号昭诚;追封庄玮、庄瑞,为公爵,谥号分别是瑧、玧;追封庄娴蕙为凤阳公主,追封宁暄枫为伯爵,谥号逸。
庄韶秉公灭私,忠不移心,保留靖善封号,晋封王爵。
方之玄、宁洁薇等众丧仪,定在同一天,按照礼制规矩,风光厚葬。
公示瑜旨时间,最后说好,等到丧仪结束,次日昭告天下,举办册立帝后大典。
事定,宁云溪离开皇宫,去往宁府。
一夜过去,宁寒望夫妻已经醒来。宁云溪昨日便下令,将他们禁足湘竹苑,一众守卫轮流看守,无有一丝懈怠。
正用饭,忽听一阵熟悉的脚步声,穆蓉盈笑,急忙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