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们来了之后,尝试了各种方法来治疗瘟疫,都没能奏效不说,疫情还越来越严重。
就在所有人都快放弃的时候,牧星河站了出来。
原来瘟疫爆时,他也恰巧城里。
他本不是义侠城之人,只是和妻子路过附近。
当时他和百里红棉新婚燕尔,因为百里红棉身怀有孕,于是他便来到了城里替妻子抓安胎药。
只是谁也没想到,会遇到瘟疫爆。
既然没法出去,那么牧星河便决定替义侠城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主动找到了太医们驻守的医馆,拿出自己这些年行医积累的药方与笔记,提出要和众人一起研究治疗瘟疫的法子。
起初还有人觉得他年轻,未必有真本事,可没过几日,他提出的几个关于瘟疫源头的猜想、几味药材的搭配思路,都让太医们眼前一亮。
接下来的日子里,牧星河几乎没怎么合过眼。
他白天跟着太医们去疫区问诊,记录病患的症状变化,晚上则在医馆里熬着灯油,一遍遍修改药方,尝试不同的药材配伍。
有时熬得实在困了,就趴在桌案上眯一会儿,醒来后洗把冷水脸,又接着研究。
即便手指被药材染得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可他看着窗外那些挣扎的百姓,心有不忍,于是又继续埋头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牧星河的帮助下,众人终于找到了克制瘟疫的关键药材,配出了有效的药方。
当第一批喝了药的病患体温降下来、咳嗽减轻时,医馆里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药物很快被批量熬制出来,分给城中百姓,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康复,整座城终于慢慢从死亡的阴影里走了出来,街道上也渐渐恢复了一丝生气。
可谁也没想到,一场新的“灾难”,却在悄然酝酿。
长时间的死亡威胁,早已让百姓们的心智变得脆弱不堪,他们太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来缓解心中的恐慌。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长生会”的教派悄然在城中兴风作浪。
长生会的教徒们穿着统一的黑色长袍,每日捧着一本不知所谓的经书,在城中的广场上做法事——他们点燃香烛,念着晦涩的咒语,声称自己能通神明,只要百姓们诚心信奉,就能被神明庇佑,驱散瘟疫。
起初还有人半信半疑,可随着药物逐渐生效,百姓们的身体慢慢好转,长生会的人却开始四处宣扬:“这可不是什么药方的功劳!是我们的法事感动了神明,是神明降下恩典,才让瘟疫退去的!”
他们还刻意提起牧星河,说他一个年轻医者,哪有这么大的本事?说不定这瘟疫,就是他带来的,目的是想借此扬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谣言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城中飞快地传播。
那些刚刚从死亡线上爬回来的百姓,早已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他们宁愿相信是神明庇佑,也不愿承认是一个年轻医者救了他们。
更何况,长生会的人还拿出了所谓的“证据”——几个没来得及喝药、恰好自愈的轻症患者,被他们拉到广场上,声泪俱下地说自己是靠诚心祈祷才好起来的。
于是,当疫情彻底结束,城门重新打开时,牧星河迎来的不是百姓的感激,而是一群手持棍棒、眼神凶狠的人。
他们冲进医馆,不由分说地将牧星河按在地上,用粗糙的麻绳将他五花大绑起来。
他挣扎着辩解,说药方是大家一起研究的,说瘟疫是靠药物控制的,可百姓们根本不听——在他们眼里,他就是那个“带来瘟疫的灾星”。
最终,牧星河被绑在了义侠城中央的广场上。
长生会的人在他脚下堆起了干柴,点燃了火把。
当熊熊烈火燃起时,牧星河还在大声喊着“我没有错”,可回应他的,只有百姓们愤怒的咒骂声与长生会教徒们得意的笑声。
火焰吞噬了他的身体,也吞噬了他最后的辩解,只留下一股焦糊味,飘在广场上空。
而城外的百里红棉,还在满心期待地等着丈夫回来。
她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想象着和丈夫重逢的画面。
可日复一日,始终不见牧星河的身影。
直到一个月后,她实在按捺不住,挺着孕肚,一路打听着来到了义侠城。
可刚进城,她听到的却全是关于“灾星牧星河”的咒骂。
有人说他是妖怪变的,专门来义侠城散播瘟疫;有人说他被烧死的时候,天上还闪过一道黑雷,是神明在惩罚他。
她不敢相信,拉着一个路人追问,对方却嫌恶地推开她:“你是外地来的吧?那牧星河啊,就是个灾星!被烧死都是活该!”
她疯了一样跑遍了整座城,终于从一个老人口中得知了真相——牧星河不仅被活活烧死,他的骨灰还被长生会的人分了,给城中每户百姓都送了一小撮,说这“灾星”的骨灰非同凡响,泡水喝能强身健体,还能防止瘟疫再犯。
那些曾经被他救过的百姓,竟真的拿着他的骨灰,泡了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