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北地春未暖花未开,科举却要真的开始了。
大王半赠送半强迫,参与人数过了八百。其中北境学宫必须全员参与,在北境的士族也得表个态支持大王新政令,再零零碎碎加一起,开考时候已经积攒了八百人次。
北境的第一次科考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成绩前两百名进入复试,又叫殿试,在北境王府昭阳殿举行。届时前三名直接授官,前八十八名择优安排官职。
大王把这活甩手给谢渊了他就一点不想管了,论考试看人,还有谁能比谢渊专业吗?没有。所以他躺的心安理得。
北境初试科举水深,也没搞的像人家那么复杂。初试题目都是一些基础知识,把那批底子扎实的挑出来罢了。考场设在北境学宫,天刚蒙蒙亮进考场,日落时分就结束了。
七天出成绩,接着前两百进入殿试。
杨放亲自去看了一下贴出来的复试榜单,红色的长榜方圆五十米热热闹闹挤满了不知道认不认字的吃瓜群众……
杨放情绪都跟着高昂起来了,他也跟着人流挤了进去。两百人的大榜没标名次,除了他和族弟杨泽,还有不少眼熟的名字,其中不乏名声在外的才子。比如谢屠,比如卢信、柳问。
北境还真是把范阳学宫连窝端了!
越是了解学术圈的越吃惊,这事不能细想。如今大晋排名的学宫庆阳学宫、范阳学宫,是不是属于都让北境撬来了?庆阳学宫的底子是谢氏,如今谢氏几乎全族在北境,两个核心人物都已经出仕。
范阳学宫因为兵变,整个学宫跟着卢氏迁移到了北境,那榜单上一眼扫过去好几个范阳学宫很有名的学子。
杨放都想到了下一期报纸主版内容了,这两百人不得列上去?
。
不得不说杨放有点理解大王套路了,他确实准备这么干。
魏慎看完热闹也问了大王,这些人要是考完了也榜上有名了,但人家拒绝给你当牛做马怎么办?
“……你还能强迫人家在北境当官?强扭的瓜不甜。”
“本王会以德服人,让他们知道初次科举是最简单的,以后的科举完善了更难了他们可能就高攀不起了,还是抓紧眼前机会比较好。你当他们人人都是谢屠呢?!”
“要是他们还是不干呢?”
大王叉腰,“那本王会让天下知道,他们曾是北境人。”
这个曾,你就自己体会。
。
殿试在昭阳殿,属于北境王府的前朝宫殿群。昭阳殿主殿之前一直空着,现在被拨为殿试之所,满满当当放了两百桌案。殿试进入王府搜身比初试严厉多了,只允许带两支用惯了的毛笔,连墨水砚台都是统一的提供的,搞得非常正规的样子。
殿试大王得露面了,不过他坐高台之上,也没人会抬头看他,说了两句勉励的话就让大家答题了。
听这清脆的音色,干脆利落的讲话,明明是个少年人,他怎么就能把北境折腾到如今的局面?这是在场不少人的共同心声。
今日的试题很快了下来,简简单单六个字:如何结束乱世?
谢屠挑了下眉,就这叔父他们还开会研究了足足两天?这装都不装了的题目,确定不是大王花三秒钟想出来的?当然了,也可能是花了三秒想出来的,然后又用了两天吵到底用不用这题?
杨放拿到手眨了两下眼,再看一遍,这策问题目确实是:如何结束乱世?
……这个问题还用问?
但…他们和卢氏、谢氏不同,他们这种到幽州一游的,写完了确定还能安全回家?!
余光扫扫周围邻居,都在冥思苦想暂时没人动笔破题,怎么写还真的得好好想一想。
写太好了,可能回不去故乡了。
写太差了,家族丢不起人。
仗着没人敢抬头,大王在上面抻着脖子看他那便宜表兄。啧啧,近看是挺好看的。虽然都是亲戚,但你要是写的配不上南谢北杨的名声,本王也是不会放过你的。
糊弄学只能本王自己搞,其他人万万不行。
喜欢开局一个城池,我靠系统逐鹿天下请大家收藏:dududu开局一个城池,我靠系统逐鹿天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