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看书斋>带着超市回古代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北境狼烟(第1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北境狼烟(第1页)

飞雪迎春,京城在连绵的爆竹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三皇子被禁足,聚香居的污名得以洗刷,何青云被册封为县主,这一连串的变故,早已成了京城百姓年前最津津乐道的谈资。

如今风波平定,一切都像是这新春的瑞雪,将过往的尘埃与不快尽数掩埋,只留下一片干净与祥和。

京西的宅院里,更是暖意融融。

除夕夜的喧嚣还未散尽,大年初一的清晨,刘雨兰便喜气洋洋地给家里的每个人都派了红封。

她看着女儿明艳的脸庞,看着女婿英挺的眉眼,又看看凌煕那清冷中带着柔和的侧脸和何远星那活泼爱笑的模样,只觉得这辈子从未如此心满意足过。

“好,好,都好。”她拉着何青云的手,眼角笑出了细密的纹路,“等开了春,路修好了,咱们就回汉寿,把平安也接来京城,一家人真真正正地过个团圆年。”

何青云笑着应下,将一杯温热的屠苏酒递到母亲手中。

她知道,汉寿县如今是平安的根,也是他的战场,要让他离开,绝非易事,但此刻,她不想说这些,只想让母亲沉浸在这份安宁的喜悦里。

年初二,各家府邸开始走动拜年,京西宅院的门槛几乎要被踏破,送来拜帖的,不再是单纯的生意伙伴,更多的是朝中想要与安阳王府和六皇子一脉示好的官员。

李重阳对此游刃有余,他将大部分不必要的应酬都推了,只拣了几个真正亲近的世交,一同饮酒清谈。

何青云则以女眷不便为由,只在内院招待了几位官夫人,送上些聚香居新做的精致点心,言谈举止,既不疏远,也不过分热络,县主的身份让她有足够的底气,与这些人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这份难得的清闲,一直持续到年初五。

这日午后,一辆挂着宫牌的华丽马车,在振威镖局众人的护送下,停在了宅院门口,为的,是皇帝身边最得宠的内侍总管,福公公。

“咱家给县主和六……李公子拜年了。”福公公笑得一脸和善,他身后的小太监们捧着一个个描金的朱红木盒,鱼贯而入。

“公公客气了。”李重阳上前一步,不着痕迹地塞过去一个厚实的荷包。

福公公掂了掂,脸上的笑容更真切了三分。

他拂了拂袖子,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陛下和丽妃娘娘说了,知道县主和李公子为国事操劳,这个年也没能好好歇歇,特意备了些宫里的新茶和点心,算是给二位的新年贺礼。”

“谢陛下与娘娘恩典。”何青云与李重阳齐齐行礼。

福公公摆摆手,示意小太监们将东西放下,他却没有立刻告辞,而是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了何青云身上:“县主,陛下还有一道口谕,是单独给您的。”

来了。何青云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请公公明示。”

福公公的笑容淡了些,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县主可知,我大周的北境,近来不大太平?”

李重阳的眉心几不可查地一蹙。

“去岁冬雪来得早,也下得格外大,关外的几个游牧部落缺衣少食,便时常南下骚扰,驻守北境的镇北军虽然英勇,但苦寒之地,粮草与御寒之物,向来是老大难的问题。”

福公公叹了口气:“陛下听闻汉寿县新酿出一种烈酒,名为‘汉寿王’,入口如火,能御极寒,便想着,若是能将此酒送往北境,定能让我大周的将士们,多几分抵御风雪的力气。”

何青云瞬间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这哪里是贺礼,这分明是一道新的考题。

“陛下口谕,”福公公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命汉寿县主何青云,即刻筹备‘汉寿王’三千坛,另备土豆、红薯等耐储之物五千石,于开春冰雪消融之前,务必送达北境幽州大营,不得有误。”

三千坛酒,五千石粮!

这个数字让在场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汉寿县的作坊如今虽已初具规模,但满打满算,一年的产量也不过一千坛酒,这三千坛,几乎是要他们拿出未来三年的全部存货。

更别提那五千石的粮食,对于刚刚才解决温饱的汉寿县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公公,”何青云的声音依旧平静,“敢问陛下,这批物资,是朝廷采买,还是……”

“县主说笑了,”福公公打断了她的话,笑意吟吟,“此乃陛下对汉寿县的倚重与信赖,亦是县主为国分忧的良机,何谈买卖?当然,陛下也说了,不会让县主白忙一场,事成之后,朝廷会授予汉寿良品‘皇商’的资格,准许其与北境各卫所自由通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