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看书斋>觉醒系统:四合院里享受生活 > 第202章 房子(第2页)

第202章 房子(第2页)

没有争抢自来水龙头的催促声,没有几家煤炉同时生火带来的烟熏火燎,也没有邻居家孩子一大早的哭闹喧哗。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石榴树叶上的露珠反射着晶莹的光,鱼池里的锦鲤缓缓游动划出的细微水声,以及偶尔几声清脆的鸟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小满习惯早起,此时正在后院那片小小的草药园里,慢悠悠地给几株长势喜人的薄荷和紫苏浇水。

他呼吸着清晨湿润清新的空气,感受着独享整个空间的宁静与惬意。

这套晨间的活动,既是劳作,也是他修身养性的一部分。

安雨琪则在设备齐全的厨房里准备早餐。

用的是从香港带回来的电烤箱加热面包,用咖啡机煮着香气浓郁的咖啡,同时也不忘给丈夫和自己熬上一小锅养胃的小米粥。

厨房里干净整洁,没有堆放别家的杂物,一切都井然有序。

陈瑞华还在自己的房间里熟睡,他的房间隔音很好,听不到胡同里已经开始出现的自行车铃声和吆喝声。

这种宁静、宽敞、完全自主的生活状态,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北京胡同里,是一种近乎“奢侈”的梦想。

关起院门,这里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天地,隔绝了外部的纷扰和拥挤。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墙之隔的号院。

几家共用的自来水龙头前已经排起了小队,大人们端着牙缸、提着水壶,一边洗漱一边打着招呼,也夹杂着几句抱怨水压太小的嘟囔。

公共厨房区域飘出各家早饭混杂的气味,窝头的蒸汽、炒咸菜的油烟气、棒子面粥的糊味。

孩子们在并不宽敞的院子里追逐打闹,不小心撞到了谁家晾晒的衣裳,立刻引来大人的一声呵斥。

贾张氏端着一盆洗脸水,习惯性地想泼在院墙根,忽然听到隔壁号院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那么清晰,仿佛就在耳边。

她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那边整个院子都安静得很,所以一点声音都显得格外突出。

她撇撇嘴,最终还是把水倒进了下水口,心里却像被蚂蚁爬过一样不自在。

“显摆什么…清净能当饭吃?”她低声咕哝着,回头看见自家儿子贾棒梗睡眼惺忪、趿拉着鞋从屋里出来,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再看看儿媳妇秦淮茹正在烟雾缭绕的小煤炉前忙活,心里那股无名火又起来了。

白天,陈小满有时去公司处理事务,有时就在家中的书房里看书、研究医书、或者通过电话遥控指挥。

他的书房安静无人打扰,非常适合需要高度专注的工作和思考。

安雨琪如果没有去中医馆,就在家里整理药材、看书,或者打理院子。

她尤其喜欢午后坐在前院的石榴树下做些针线活,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耳边只有风声和鱼池的水声,宁静而治愈。

陈瑞华放学回家,整个院子都是他的活动空间。

他可以在自己房间里不受干扰地学习,也可以在前院练练拳脚,甚至在后院那简单的单杠上锻炼身体,不用担心影响到任何邻居。

偶尔,陈小满会在家里接待一些重要的客人或商业伙伴。

关起门来,在安静雅致的院子里喝茶谈事,比在喧嚣的饭店或办公室更多了一份私密性和信任感。

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实力和品味的象征。

这处独门独院的号院,就像南锣鼓巷里的一个特殊存在。

它物理上与其他院落相连,却又因为其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无形中划出了一道清晰的界限。

号院的老街坊们,对号院里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那扇大多数时间关闭的院门,增添了许多神秘感。

人们只知道陈家达了,过上了难以想象的好日子,但具体好到什么程度,只能从偶尔飘出的咖啡香、陈瑞华脚上的新款运动鞋、以及陈家人员进出时那从容的气度中窥见一二。

对于贾张氏来说,这道界限更像是一种持续的折磨。

隔壁的宁静、宽敞、优裕,时时刻刻反衬着自家的拥挤、嘈杂和困窘。

她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将这种痛苦转化为更深的嫉妒和怨怼,在自家饭桌上反复咀嚼。

而陈小满,则充分享受着这方天地带来的所有好处。

这是他凭借能力和远见为自己家人争取来的福祉,是他“享受生活”理念最核心的空间载体。

在这里,他可以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受干扰,从容不迫。

这处静谧宽敞的四合院,是他商业成功之外,另一项令他深感满足的成就。

喜欢觉醒系统:四合院里享受生活请大家收藏:dududu觉醒系统:四合院里享受生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